這時,刀盾手也會加入戰陣,專門對付敵軍那些趁勢闖入盾陣之中的悍勇之輩,甚至是縱馬而入的鐵騎。
長槍兵以及換上兵刃的弓弩手作為生力軍,也會隨著將帥的旗號伺機加入戰鬥。
在星落大陸的戰場之上,騎兵佔據著巨大的機動力優勢,分進合擊,聚散無形,奔襲時如同迅雷不及掩耳。面對鋪天蓋地、洶湧而來的鐵騎,星落大陸七國那些以步兵為主的軍團如果不是依據營寨防守仍然能夠迅速結成嚴密的軍陣,已經算是強軍。
“是的,師尊的先祖確實是刀盾兵,並且當時已經是八品武星。千古一帝征討大裂谷的軍事行動結束之後,先祖解甲歸田,在封地意外得到了那一件功法殘卷,以及這一件星兵紋器。”朵塔答道:“畢竟適合修煉星盾的星君,也屬於少數派。所以我們算不上門派,但確實是‘一脈單傳’。”
看到眾人疑惑不解的眼神,朵塔便解釋了一句:“但凡弟子晉級為星使之後,師尊便會將這一件星兵紋器傳給弟子。我們巴蜀之地,窮山惡水,紋器算是相當金貴的東西,呵呵,有點像是傳家寶的意思了。”
“可是,師尊將星兵紋器傳給弟子,師尊自己的星兵怎麼辦?”小土問道:“哪裡還有星兵紋器可以存取師尊他自己的星兵呢?”
朵塔撓撓頭,看向出塵,憨笑著,將那一塊功法註解小石碑拋回給了出汗,顯然是想將這個問題也一同拋給後者。
出塵撇了撇嘴,還是接過了話頭,說道:“繼承一件新的星兵紋器的前提:用滿星的星力啟用星兵紋器,看看是否能夠產生類似器靈的東西;這種類似器靈的東西,為了與星兵區分開來,一般也稱之為‘兵魂’,即‘星兵之魂’,與星筆用於封印的‘筆魂’,兩者是相似的道理,同樣可以視為是‘星君靈魂於體外的觸手’或者‘星域的過渡階段產物’。所謂‘滿星’,指的是點亮星君體內所有的星辰,這種狀態通常能夠啟用長庚星或者啟明星,便其處於一種特殊的‘靈活’狀態。”
“如果‘兵魂’與舊的星兵並不是相同的屬性......比如說‘兵魂’是星槍,而舊的星兵卻是星劍,則前者與後者無法融合,因為兩者根本不是相同型別的‘觸手’。這時,這也意味著,你將擁有兩件星兵。當然了,如果只專心修煉其中一件星兵,另一件星兵卻完全置之不理,後者自然是無法自行提升品級的。大多數星君通常只會選擇修煉一種星兵,除非新得的星兵非常強大,值得從頭開始修煉。古往今來,也只有秦嘯天那種天縱之才,晉級一品武星尊前後,一理通百理融,據說已經是精通十八般星兵!”
星筆、星錘、星兵,都是星君初醒靈魂之後對於宇宙認知、接觸甚至是改造體內星海、外界環境的“觸手”。
有的星君甚至曾經將星筆、包括星鎧與星兵在內的星錘,視為八爪魚的觸手,因為兩者之間的共同點是擁有“斷手重生”的能力。這種不倫不類的比擬雖然只不過是在坊間流傳,自然還是遭到了星神殿的全面封禁,認為這種說法是對文武星帝以及天神的一種嚴重的褻瀆。
星落七國對於一些無關痛癢的言論並沒有過多嚴苛的限制,只要不影響或威脅各國王室的統治地位就行。於是,一些相似的言論也流傳開了......有點像是從蟻穴之中分出一隻能飛的螞蟻,然後形成新的蟻穴族群......諸如此類,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只要星君體內對應於星兵的靈性還存在著,星兵便可以透過“滿星”在星兵紋器之中重生,這其實就是星兵的“止兵”過程。真要細分的話,止兵自然可以分為主動與被動兩種。
而如果是“止武”,則代表星兵的靈性已經被徹底摧毀了,這一件星兵便沒了!
止兵與止武的差別,大致上可以理解為“傷其十指”與“斷其一指”的差別。
而“星兵”與“兵魂”的差別,則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前浪”與“後浪”。
止兵並非一定就是壞事,好處就是之後可以為星兵星附更多的飾紋,甚至可以在修煉、重生星兵的過程當中全部換下舊的飾紋,重塑一件更強大的星兵!這有些像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意思;止兵期間的星君沒有了趁手的星兵,幾乎可以說實力就會因此而打了個對摺,但是重生星兵的好處卻也是無須贅言。
如果將止兵的過程比作是“蛻變”,不言而喻:可以讓一隻原本只能夠在地面仰望天空的毛毛蟲,變成自由飛翔的羽蝶。
出塵的講述用了很多語義雙關的詞,當中不乏有些望文生義,但是細品之下卻很有一些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或許就是極北之地在傳承方面自行衍生出來的一種特色。
然後,出塵總結道:“所以說,繼承一件星兵紋器,就是產生‘兵魂’,然後將之前存放於紋器之中的星兵之靈性完全抹除掉,然後用星君自己的靈性來取而代之。至於朵塔師尊的星兵,在這個過程當中自然就被抹除了,沒了。”
“可是,星兵被兵魂取代之前不會抗爭?”小土茫然,問道:“比如說師尊的星兵,靈性應該比弟子星兵的靈性高吧?”
出塵搖搖頭,耐著性子解釋道:“修煉星兵的過程,就是反覆建立起靈魂與星兵之間的靈性協震,然後將體內星海的星力傳遞給星兵並儲存於紋器之中。這種協震的建立,可以理解為母體與胎體之間的臍帶,一旦切斷了,‘胎死腹中’是可以預期的事情。只需要將紋器內的星兵耗至止兵的狀態,師尊自己的兵魂,弟子的兵魂,甚至是外人的兵魂,如果想要達到‘鳩佔鵲巢’的目的,都將不會是什麼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