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漁民的心思,唐河上怎麼可能不懂?
可是,那老漁民的野心絕壁大,腦闊也挺聰明,就是能力太差,實在不堪大用。而這城池裡,其他越國民眾,能夠用來管理的人,真的少之又少。
要不是王玄策一直跟在唐河上身邊,有事兒可以使喚一聲,讓老漁民跟著王玄策做做翻譯,只怕唐河上早就撂挑子了!
又是五天時間一晃而過。
新“越國”的臨時政治中心長岡的人口明顯有著增長的趨勢,一時間還真的有了些戰時國都的味道。當然,這些增長的人口,都是各地選出來的“城主”,他們是來長岡接受任命和指導的。
至於海軍陸戰隊的戰鬥......
可以用千篇一律來形容,沒有任何變化,沒有任何亮點,反正就是陣型一排,啪啪啪的槍聲出去,敵人就全部洗白。
所以,這五天過去,整個倭島東北地區已經全部被海軍陸戰隊給攻陷。
雖然這裡面有不少地域不屬於原本越國,可是,輕徭薄賦的政策,農名、奴隸都有機會翻身被選舉成為官員的體制,讓這些被攻下的城池在片刻之間成為了“越國”土地。
整個倭島,彷彿都在演練著華夏大地農名起義之處往往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成大氣候的劇本。
有所不同的是,華夏大地歷年來的農名起義是真的因為活不下去,而倭島現在的狀況是因為倭島百姓想過更好的日子。
人嘛,想吃飽,想穿暖的生理需求是最本能的需求。
所以唐河上在倭島上推行的這種體制能夠迅速成為燎原之火合理至極!
當然,倭島人以後的生活是不是能夠過得更好?
這誰也說不定,那得看唐河上這個新體制締造者的需求和想法。
誰讓這樣被海軍陸戰隊攻打過的倭島人本能地提不起半點反抗的心思,反而是對海軍這中不可逾越的強者產生著前所未有的恭敬和順從!
當然,換句話說,如果不是這個民族骨子裡的那種堪稱變態的對強者的順從,對弱者的無視,對主人的白眼狼。
唐河上也不會如此放心大膽的在這倭島推行新的政治體制。
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只要一直保持著對倭島的軍事碾壓,那麼這個屁大點的地方就是大唐最好的附屬國。
......
地點,倭島關東地區大和國京都!
時間辰時!
身為大和國豐浦大臣的蘇我蝦夷一臉愜意地朝著議事殿的門口走去,他的身後是兩批大和國的臣子,有的一臉笑容,有的一臉憤怒。再其後,主位之上,身穿和服帶著面罩看不出任何神色的大和皇帝舒明。
“終於透過了這次提案!”
“是啊!這次,咱們又能在豐浦大臣的帶領下建功立業,為咱們大和國獲得更多的國土了!”
“可不是!咱們大和國的土地貧瘠,若是這次能夠將百濟攻下來,那麼,別說挨著的新羅,甚至高句麗,然後大唐......”
“這事情可以說是咱們大和國最大的壯舉!”
“嗯嗯!.......!”
充滿笑容的大和國臣子毫無疑問那是蘇我蝦夷的擁戴者,今日,他們提出的窮盡國力打造戰艦做好攻打百濟的計劃終於被透過了。按照計劃,倭人的未來是不可限量的!
然而,計劃終究只是個狂妄的計劃,所以才有了那些滿臉憤怒的臉孔。
登陸百濟,踏平新羅,征服高句麗,然後死磕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