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個連,每一個連隊的海軍陸戰隊負責一片條線路的進攻。排成三排三段射擊,連虎蹲炮都沒有使用,從上岸到連續攻下七十五個越國城池僅僅花費了三天時間。
這三天時間,更多的是花費在了趕路上,戰鬥的總時間加起來可能不足兩個時辰。
也就是說,幾乎每一次進攻,敵人都是一觸即潰,毫無反抗的能力。
想來也對,用燧發槍對陣鐵刀,甚至竹刀,這本來就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
出站的海軍陸戰隊士兵一個個憋著嘴,對於這種戰鬥提不起半點精神,要不是連隊指導員一直不斷告誡大家:要戰略上重視敵人,戰略上重視敵人!
只怕一個連會分成幾個排每個排攻打一座城池。
第一座被打下來的叫做“長岡”的小城池成了海軍在倭島上的臨時基地,此處只有一個營留守。倒不是唐河上看不起敵人,而是經過了第一場戰鬥之後,他發現營地實在沒有必要放置太多的人。一個營的兵力,再加上一個連的炮兵連,完全已經足夠了。
也虧得這樣分兵,加上攻克了幾個城池弄到的倭國矮腳馬,才能讓海軍陸戰隊能夠如此快速攻下了那麼多城池。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海軍沒打下一座城池之後,都會由跟著的嚮導宣佈海軍陸戰隊不會進犯百姓,反而會將這些越國人的賦稅降低至原本賦稅的五成。
明面上看上去,這五成的賦稅太少了!
可實際上剛剛好!
既能快速讓攻克的地方恢復穩定,讓這些被“解放”的越國人立即支援海軍,沒人捅海軍的後背,又能恰如其分維持政治穩定。
要知道,五成的賦稅用來選舉,用於一個地方的行政開支正好夠。
說起新的行政方式,李二陛下打心眼裡覺得很不妥。自古以來,哪有泥腿子選幾個人就能當家做主的?
“父皇!”
就這件事兒,李二陛下偷偷和李淵交流過:“讓唐老四這樣搞下去,是個巨大的隱患啊!”
“朕曉得!”
太上皇嘆了口氣:“可是咱有什麼辦法?一來找不到這越國的王族,而來,這裡是倭島,咱們語言不通!只能放任唐小子如此做!不過,等咱們回大唐之後,怎麼都要防備唐河上搞這一手!”
很顯然,辦退休的足協主席以及老皇帝看得很準確,李二陛下只能悻悻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在艦船上沒有完成的斗大神任務,在這長岡小城裡持續進行著,組織者為對唐河上毫無辦法的李二陛下,參與者為對越國語言一竅不通的大唐文臣武將們。
不打牌能做點啥?
參與政治?
老夫倒是想去,可無奈語言不通!看看唐河上如何在這倭島上推行新的政治體制?
算求了,這種事兒,曉得得越少,老命越安全!
參與指揮或者戰鬥?
莫說李靖和李績了,就是程咬金和尉遲恭這樣的混世魔王都對那種一邊倒的戰鬥提不起興趣,明顯毫無遊戲體驗感的事情,做他幹嘛!
還不如斗大神來得有趣!
至於咱們的冠軍侯海軍大將軍第一艦隊司令官如今可謂是軍政一把抓,軍事上的事情總領,政治上的事情更要一把抓。
沒辦法,誰讓他是這個新體制的構建者,更讓他是唯一一個能夠和當天人溝通的存在?
從早到晚的忙碌,可是唐河上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情,這讓他情不自禁腹誹腦闊裡那個垃圾系統,為什麼就不能有點方法讓身邊的人懂一點越國語言。
沒有姓,只有一個叫做二條目的老漁民每天在唐河上的眼前轉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