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舜王爺傳出話了。
說是舜王世子近來突感學文無以致用,盡是些舞文弄墨,吟詩作對之流,不堪大用。、
從今日起準備專心在府內修煉武學,準備報效帝國。
聽到小廝傳來的這話,陳應生不由得笑了。
這位舜王爺這是在指桑罵槐啊。
這是在說他陳應生只知吟詩作對,不知自家武學精深,更是毫無報國之心。
不過陳應生倒是不會跟舜王爺計較,因為兩家世代交好,這位舜王爺小時候還經常盛讚陳應生三歲吟詩,六歲作詩,七歲成賦,他日必是大晉王朝的棟樑之臣。
誰知道呢,這人就是會變得,陳應生就是不愛習武,甚至也對科舉毫無興趣。
這可氣壞了這位舜王爺,只要見到陳應生基本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眼神,更沒什麼好臉色給到這位陳家第四代遊手好閒的少爺身上。
不過更可氣的是舜王世子也差不多是一路貨色,這兩人自小一同長大,陳應生長歪了,舜王世子倒也好不到哪去,不過有舜王爺這尊定海神針盯著,倒是沒有歪的太厲害,不過經常跟陳應生廝混在一起,也是讓舜王爺很頭疼,對陳應生也只是恨鐵不成鋼,喜愛還是很喜愛的。
這昨天舜王世子是實在回去的太晚,因為陪陳應生做戲,還被三公主告狀了,這才在府裡大打出手。
不過陳應生也不急,反正等會兒舜王會讓舜王世子出來的。
他知道舜王爺對他還是挺不錯的,時常規勸他應該把心放在科舉上,能夠在朝堂展頭露面。
果然府內的慘叫聲沒了,然後過了會兒,看著舜王世子灰頭土臉的出來了。
臉上還帶著一點看不大出來的傷。
顯得有點狼狽。
一見到陳應生,舜王世子,又氣又喜,氣的是這貨讓他白白捱了頓揍,喜得是又是因為他,舜王爺又把他放出來了。
“陳賢弟,你這是真的害慘了為兄啊,我被從睡夢中揍到現在啊,可叫一個一個慘,我爹說了,再讓他抓住,打斷我的狗腿,對了你找我有何事?咱是去哪裡玩?…”
陳應生一臉神秘的說。
“鳳雲樓。”說完還一臉奸笑。
舜王世子一下子沒反應過來,這一下又聽到鳳雲樓三個字了,嚇得直往府內跑。
但是被陳應生一把拽走了。
就這樣一拖一拽朝鳳雲樓而去。
還伴隨著舜王世子的哭聲。
…..
舜王府內。
一位五十多歲的老者,但是卻一點也看不出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
外表依然像是不惑之年還有精明之餘,整個人充滿了英氣。
這位便是當今大晉朝的舜親王。
“恍若仙姿墜春水,不銷人間三千愁。“舜王爺吟著昨日陳應生在鳳雲樓所作之詩,臉上帶著讚賞之意,嘴上卻是在批判道:“墜春水,如今已近深秋,何來春水?三千愁?我看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旁邊的了空先生不由得笑了,這位在舜王府負責教導舜王世子的教書先生,也是舜王府的一個門客道:“王爺說笑了,陳公子這首詩雖不如以往驚豔,可也是膾炙人口,當的上好詩之名。”
舜王有些驚奇道:“哦?了空先生也如此說,那這小子還是有些本事,不像外人所說不學無術,他只是不愛學武罷了。“
“可這深秋將至,預示著冬天也不遠了啊。“了空感嘆道。
舜王也收起了笑臉,帶著一絲很難察覺到的愁緒道:“是啊,希望我們應生少爺還能在春水中永遠這樣無憂無慮下去。“
“這次南唐的黃太傅是為了那樁婚事而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