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殿下是解救日本萬民與水火之中的唯一希望。
在整個日本,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但是絕大多數人都知道,想要皇太子返回日本。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似乎,一直以來,對於大明來說,他們並不願意過多的介入日本。不願意趟這池子渾水。
好像對於大明而言,他們寧願的圓圓的看著日本,看著日本發生的那些變化。而不願意為了日本去冒什麼風險?
日本死活與我何干?
甚至於在大明內部還有這樣的聲音。也正因如此,日本人的心情是那個複雜啊。
一邊是胡人佔據著日本大片的土地,奴役著那裡大量的人民。
而另一邊是什麼呢?
是內部四分五裂的現實,幕府和外樣大名之間勾心鬥角,甚至互相攻伐不斷。
誰能夠統一日本?
只有一個人——皇太子殿下。
當然這個皇太子殿下並不是大明的皇太子,而是日本的皇太子。
是日本天皇的長子。
只不過,日本天皇是大明皇帝的妃子,而她的皇長子是大明皇帝的皇子。
之所以在整個日本上一下,很多人對黃太子殿下充滿了希望,並不是因為他是天皇的長子,而是因為他是大明皇帝的兒子,大明皇帝可以為了他的兒子派出大明的軍隊。
大明的軍隊,那可厲害了。
當年湖人之所以東渡大海侵犯日本不就是因為他們在大陸被大明的軍隊擊敗了嗎?
只要大明願意派出他們的軍隊,那麼胡人的覆滅不過只是瞬間的功夫。可問題是,大明皇帝願意派出他的軍隊嗎?
大明的皇帝當然不會為日本火中取栗,但是他會為自己的兒子火中取栗。
這正是日本人之所以寄希望於這位皇太子殿下的根本原因。
藤田的建議打動了朱和圳這為皇太子殿下的心。而在做出了決定之後,他同樣也需要徵求父皇的決定。
“必須要讓他們主動向我們求援!”
坐在湖邊,朱國強的眼睛盯著魚浮輕聲說道。
“和圳,大明必須要做到師出有名。”
其實,一直以來都有大名提議藉助明軍的力量擊敗胡虜,甚至就連德川幕府內部也有類似的提議,但都被老中酒井一口否決了,其實他們也曾求援過——拔刀隊就是對於其求援的回應。
但是進一步求援,則就絕口不提。
其實,德川幕府內部也曾不止一次考慮請大明出兵消滅胡虜。
但是德川幕府非常明白,請求大明幫助,根本就是河豚魚啊!
雖然美味,但肯定致命。他們很清楚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個道理,搞不好明軍以出兵助戰為由,轉過來一口吞了日本。甚至都不需要吞併——只要來一句“歸還王政”。幕府就完蛋了。
當年天皇遠嫁中國時,誰又能想到,有朝一日專橫的將軍會成為大明的皇帝,那時候,對於幕府而言,天皇是累贅,可是現在……天皇就是潛在的敵人,在大明的支援下,天皇,嗯,或許作為大明皇帝妃子的明正天皇不會返回日本了,但是她的兒子呢?
她的兒子很有可能回到日本繼承天皇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