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底。
又一次來到這裡,在海風吹在身上的時候,凝視著大海的彼岸的英格蘭。
查理二世的心情是那個複雜啊!
7年前,在伍斯特戰敗後,保王黨全軍覆沒,只有他一個人逃出生天。
得知這個訊息後,那個逆賊克倫威爾以1000磅黃金重賞,一旦發現有人包庇,將會處以絞刑。查理二世的戰敗逃亡之旅著實艱辛,在英國各地流浪了四十多天裡,他甚至不得不偽裝成一個乞丐,甚至還接連幾天在樹上過夜。如果不是他自身足夠機靈,懂得利用各種伎倆逃過搜捕,恐怕他早就和父親一個下場。
最後在一些保王黨人士的幫助下,他從布賴特扮作水手的方式混上一艘運煤船,最終平安逃到法國諾曼底。可是法國、荷蘭兩國王室非但拒絕接納他,甚至還的毫不客氣地將他驅逐出境,無奈之下只能南下前往西班牙。獲得短暫資助後,他又開始在歐洲各國流亡,但歐洲各國君主對他都沒什麼興趣,每次會見時都是寒噓問候幾句就打發了他,窮困潦倒的查理二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連住旅館的錢都拿不出,只能選擇藉助他國貴族家中。
儘管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好過,對於那些貴族來說,除了真正同情他的人,大多數時候,只是把他當成一個小丑以“流浪國王”為噱頭吸引他人的關注而已。
只有在收到保王黨的匯款和捐贈後,他才盡情花費享受人生。可是,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查理二世一直在等待著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嗎?
在剛得知克倫威爾與明國的使團艦隊發生衝突時,和所有人一樣,查理二世也沒有意識到會有什麼影響。直到得知明國艦隊火燒倫敦後,驚愕之餘他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
一個回到英格蘭的機會。
“沒有一個英格蘭人不厭惡克倫威爾,只要能夠在軍事上擊敗他,我就可以重新奪回王位!”
面對著大海的查理二世對愛德華·海德說道,
“過去,沒有人能夠擊敗他,但是現在呢?他很有可能被明國人擊敗,我們所需要的,就是獲得明國的支援!”
“這確實是個機會,可是陛下,我們用什麼獲得明國的支援呢?”
愛德華·海德反問道,查理二世的流亡過程中,愛德華·海德一真追隨著他,歷史上,也正是他促成查理二世的復辟與迴歸,作為其首席顧問一直深得查理二世的信任。
“國王!我是英格蘭的國王,我想,對於明國人來說,他們或許可以燒燬倫敦,可以在戰場上擊敗克倫威爾,可是然後呢?然後他們怎麼做呢?佔領英格蘭?”
查理二世反問道。
“就靠著那麼幾千人,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要佔領整個英格蘭?可能嗎?”
這顯然沒有任何可能。
畢竟,那是一群遠道而來的人,他們在英格蘭根本沒有任何統治基礎。
“他們需要一個國王,需要國王對他們的支援,國王的支援可以換來整個英格蘭的支援。”
國王給侵略者背書表示支援,擱這些國王的眼裡頭,可沒有什麼國家,尤其是對於查理二世這樣流亡多年的“流浪國王”,他之所以周遊各國為的是什麼?無非就是爭取各國對他的支援。
最好爭取到那些國家派兵支援他復辟。可事實上,直到查理二世復辟成功,都沒有爭取到那個國家的支援。
“確實如此,陛下,但是,我想,那些明國人絕不會白白的幫助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