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也好,惱火也罷。
對於克倫威爾而言,這一切都是無濟於事的,正當他羞憤難當的誓言要擊退明國的“入侵者”時。在查塔姆船塢——這座已經被明軍佔領的船塢,張名振和朱由彬等人正在那裡頗為歡喜的清點著戰利品。
“……除了繳獲了包括火藥、木材、桅杆、瀝青在內的大量軍用物資之外,在希爾內斯炮臺,我們還繳獲了4.8噸黃金!”
這筆黃金完全是意外收穫,甚至就是計劃的制定者都不知道,希爾內斯炮臺居然還充當著金庫的作用——在另一個世界,差不多十年後,當荷蘭人德·勒伊特率領奇襲希爾內斯炮臺時,在炮臺中繳獲了足足八噸黃金。這次他們之所以只繳獲了這麼“丁點”黃金,說白了,還是因為克倫威爾的政權正處於財政危機之中,這批黃金,是他們儲備的用於在戰爭時支付海軍軍餉以及購買出征物資的,而現在,全都便宜了大明瞭。
“4.8噸黃金!這可是幾十萬兩黃金啊!您說,接下來怎麼辦?”
張名振笑道,按照海軍的作戰傳統,在作戰中繳獲的物資除了一半需要上繳之外,剩下的二分之一,可以由官兵按軍銜等級分享,作為艦隊提督的張名振可以分到其中的5%,當然使團成員也能從中分到一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們都能發一筆橫財。
“嗯……”
沉吟片刻,朱由彬說道。
“募兵吧!”
“募兵?”
“對,就是募兵,”
朱由彬說道。
“咱們不是要給英格蘭人一個教訓嗎?那咱們就就地募兵,招募本地人組成一支英格蘭軍團,和他們打一仗,反正這裡的武器都是現成的。”
以夷制夷,這是大明的傳統操作啊,在夷人中扶持二五仔,或者直接以土人為兵,然後再以土打土,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其實英國人自己也是其中的行家裡手,他們征服印度靠的可不是自己,而是靠的印度人,靠的是東印度公司的僱傭兵。
至於所謂的“忠誠”,這個年月的歐洲人,壓根就沒有什麼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從來都是誰有錢就給誰賣命。至於近代民族主義浪潮,那還要等到拿破崙去幫助歐洲各國構建。
眼下的歐洲人,個個都是黑眼珠子不能見銀子……不對,是花眼珠子不能見銀子,只要有錢,別說是給大明賣命了,就是給奧斯曼,給那些異教徒賣命又有何防,其實,奧斯曼的很多將領,甚至一些戰鬥力強大的軍團,本身就是一群基督徒……
這些所謂的基督徒,可是連耶穌都敢出賣的二五仔,還說什麼忠誠。
“組建一支英格蘭軍團!”
片刻的驚詫後,張名振笑道。
“郡王爺是想玩次大的?”
“大的!”
朱由彬笑道。
“咱們航行這麼遠,好不容易到了這,要玩,當然就是玩大的?”
“那成,反正倉庫裡的那些破銅爛鐵,放著也是浪費,就拿出來玩一把吧!”
要是克倫威爾聽到這番話,估計非得氣得吐出一口老血不可,無論是查塔姆船塢還是希爾內斯炮臺裡儲備的數萬支燧發火槍,都是他費盡心思儲備的,在過去的十年間,從東方傳來的燧發槍在歐洲淘汰了火繩槍,好不容易攢出一批燧發槍的克倫威爾,那曾想到那些武器還沒在戰場上派上用場,就落到了明軍的手裡,現在甚至被明國人拿出來打擊他。
“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