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政事堂,釋出‘捐納令’,呼籲富裕的官紳捐納錢糧,以修復江南西路被損壞的官道橋樑等。
在蔡卞的運作之下,汴京城的氣氛十分熱烈,在戶部門前排隊捐納的近千人!
短短半天,就收到了近十萬貫!
這時,蔡卞與許將正從垂拱殿出來,兩人笑容多少有些輕鬆。
蔡卞揹著手,踱著步子,道:“所謂的禍福相依,江南西路這件事,反倒是成了朝廷扭轉聲望的契機,真的是時也命也……”
許將見蔡卞這麼多感慨,不由得笑了起來,道:“蔡相公這就高興了?”
蔡卞的笑容頓時變成了苦笑,道:“都說許相公會做人,我都快記恨你了。”
許將笑容更多,道:“官家剛才說,皇家票號那邊,貼補五十萬貫,可缺口還是很大。”
蔡卞開了個玩笑,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道:“內庫又不是無止無盡,戶部那邊的捐納才十萬貫,杯水車薪啊……對了,許相公,軍隊的糧餉,能否擠出一點?”
“你現在知道,我剛才為什麼擠兌你了吧?”許將笑呵呵的說道。
蔡卞雙眼一亮,道:“真的能有?”
軍隊的支出,一直以來都是大宋最大的開銷。趙煦親政之後,立刻著手對軍隊的改革。但想要穩妥的削減絕對,硬生生的裁減是不行的,需要足夠的‘退役費’,所以,一時間,軍隊的支出不減反增。
雖然有徵西夏得來的戰利品有所補充,但遠遠不夠。
加上成都府路要征討吐蕃,廣南西路對大理虎視眈眈,糧餉就更多了。
許將卻是點頭,道:“這兩年的支出已經足夠大,稍稍得到緩解,北方有所緩解,支出也減了不少,擠出個一百萬問題不大。”
一百萬,就是一百萬貫,相當於一百萬兩!
若是在其他朝代,一百萬兩絕對是大數字,但在近億的大宋軍隊支出方面,著實是九牛一毛!
“一百萬,夠了!”蔡卞有些欣喜的說道:“有了這一百萬,江南西路就能度過難關,等夏糧上來,朝廷就能緩出一大口氣了。”
“不止,”
許將笑容也更多了一些,道:“之前,我與章相公仔細商討,推演過,越過明年,軍隊的支出還能減少不少。廂軍基本裁撤,番軍也能得到精簡,三大營,南大營,十三路駐軍,水師都能進入穩定期,投入不會增加太多,咱們都能緩過一口氣。”
越過明年,就是趙煦親政四年,‘軍改’走過四年了。
蔡卞聽著,肩膀不自覺的輕快了不少,瞥了許將一眼,笑呵呵的道:“還是許相公能安撫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