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下才知……
既如此,倒不如退一步吧,不該想的便不要想了。
人一旦生出妄念來,總是容易做錯事情的。
從前在燕王府且罷了,而今身處這後宮之中,往後許還會有許多嬪妃要應付,娘娘的心性實在不適宜與人相爭,還是收了心思為好。
且就守住眼前的便好。
海氏輕輕抿直了唇角,垂眸頷首。
“我都明白的。”
就這樣也很好。
能一直陪著他就好。
不過,那個孩子是什麼模樣呢?像他多些,還是像元獻皇后多些呢?
找回這個孩子,除了欣喜之外,他也一定一定,很喜歡也很心疼這個孩子吧……
她也該替他高興的。
海氏扯了扯嘴角,壓下心底矛盾的苦澀。
……
皇長子認祖歸宗之事,隨著各處有條不紊的籌備,宮中也已有訊息放了出去。
一件大事的落定,總也要給天下人一個明朗的交代。
這個跨過了十九年漫長歲月的真相,無可避免地帶來了一場極大的轟動,它一經現世便聚集了所有的目光,無分官宦權貴還是尋常人等。
十餘日的發酵之下,關於這位皇長子的曲折身世,各類傳言說法層出不窮,是吳恙本人聽了都要驚詫於自己竟有過此等經歷的程度。
而拋開各路小道訊息不提,就此事之衍生而言,近兩日最受人追捧的還當是流傳於各大茶樓戲班的一折戲本——
這折戲本雖隱去了主人公的原本姓名,但是個人也能辨得出所道何事。
其內不單有曲折坎坷的生死險阻,更有催人淚下的溫情與抉擇取捨,便是連業內資深戲評人禮部尚書大人聽了也要稱讚一句——寫成此本之人,實乃一棵堪於紫星教一較高下的好苗子。
至於為何篤定不是紫星教所寫?
——文風根本不一樣嘛!
再者說了,紫星教能寫得出對謝氏一族有正面影響的產物?
不過話說回來,倒的確許久不曾見到紫星教有新作品面世了,先前廢帝之事,多好的題材啊,且混亂關頭難以管制,不趁機連夜出書十本說得過去?
思來想去,總覺得其中有些不大對……
想到某種可能,禮部尚書不免覺得或要失去自己的快樂了。
也罷,個人快樂事小,朝局穩固是大。
且這不還有一顆新星在冉冉升起麼?
禮部尚書一手端茶,一手握著話本,茶水入口,閒適熨帖。
同一刻,阿葵也正繪聲繪色地給自家姑娘讀著同一版話本。
哦,倒也不能說是同一版,她手上的這版,是壽明親筆寫下的原稿。
說來,壽明之所以會下筆,還是得了她的鼓勵來著——外頭胡編亂造的那麼多,與其叫旁人胡寫,倒不如自己人來,至少能保證客觀與正面不是?
畢竟話本傳播之事,表面看來不過是娛樂大眾,可內裡卻也是一種引導輿論氛圍的方式呢!
再者說了,壽明如此好的天賦,不拿來物盡其用,豈不可惜?
可這天賦未免也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