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季風始終影響著船隊的航行速度,從大唐海州去澳大利亞,怎麼走都是逆風。
大唐的冬天到澳洲才是最好的,一路順風,到地方後正好趕上夏天。
等澳洲冬天,採集完東西,回大唐,還是一路順風。
今年情況特殊,等水災過了才敢外出。
一大早不等人家本地百姓吃完飯便出發,是為了搶時間,到菲律賓的時間。
今天走,明天中午抵達,那裡有大唐的船隻,天天發電報確定位置。
吃完飯,大家散步,遊輪上的面積足夠大,好多層呢,走吧!
“那裡現在俱是部落,無統一王國,種族多,其中一中咱們稱呼為蘇祿人,就是突騎施蘇祿的蘇祿名。
當地的氣候好,適合種植農作物,跟咱們的振州一樣。
目前大唐在那裡建立了據點,招部落入大唐籍貫,教他們說大唐話、習大唐字。
那裡有龍腦香,金礦也不錯,當地人會收集,甚至主動開採用炭火燒……”
李易陪著李隆基等人溜達,順便說明天要去的地方的地方風俗、動植物、礦物。
一部分情況已經透過之前去的大唐海軍反饋回來,逐漸把資料補上。
每年重新規整編纂一次,印出很多份,對於往後來講,再查資料旳時候就容易了。
最可怕的不是戰爭,而是有人故意焚書坑儒,把人家族譜都給燒了。
野蠻啊!哪裡還是中華文明?做出這等事情的玩意兒必須是千古罪人。
一個民族若是沒了文明傳承,那不就完逼了嘛!
“老夫看過地圖,發現這裡最適合各地海上往來進行補給。”
畢構別看年歲大,記憶力照樣驚人,他腦海中出現李易給畫的地圖。
“更東之地,凡島嶼者,俱成避風港。”
李易指指東邊,島嶼多,島嶼代表有淡水,有植物,人在自然狀態下可於上面生存。
礁就不是了,沒有淡水。
他繼續講島礁的關係和作用,看礁沒什麼用,珊瑚礁有的還在海水下面,一群群的。
然!對於海洋生物來說,卻非常重要,毀了珊瑚礁群,海洋生物體系就破壞了。
“冬天去,大唐的冬天派船隊再次去有土豆的地方。”
宋璟提議,他再不找李易麻煩了,沒什麼可找到,硬找大家反感。
……
翌日十一點,船隊走著z字航線,終於抵達菲律賓。
大唐軍隊正在跟當地人一起修碼頭,木頭的,砸樁子什麼的。
李易閒的無聊,提前出發,讓遊艇跟在後面跑,他駕駛直升機飛。
直升機聲音大,地方上的人還未看到海面上的小黑點,先聽到了轟轟轟的動靜。
幹活的本地人直接跪地上,兩手前伸,額頭點地。
有人直接趴在沒修好的碼頭上,海軍抬頭看,鬱悶啊!
“起來,全給我起來幹活,中午有好飯菜吃了,別管天上的東西。”
海軍的人吆喝著,趕緊的,馬上這個碼頭就行了,正好吃飯。
他們沒見過直升機在天上飛的情況,卻明白能飛的必然是李東主。
他們過去又拽又踹的,本地人才不得不爬起來,一邊警惕著一邊工作。
本地人聽頭領的命令,他們工作換取咖哩粉,這東西好吃,尤其是煮完米飯,或者煮了魚後放一點,抓著吃。
幹活多咖哩粉就多,頭領分配給自己的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