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的盈利是看不到了,不過財政方面有所補充。
……
中午,李家莊子吃起了蛇肉,李隆基一大家子人。
永穆公主吃著碟子中的肉,一臉幸福的樣子。
她並不在乎吃什麼東西,她覺得自己昨天晚上說吃紅燒的蛇肉,現在能吃到才是最開心的事情。
“易弟,那一千萬緡修鐵路的錢,朝堂現在要拿出來?”李隆基不去上朝,決定問點正事兒。
這不就相當於上朝了麼,朕在問政,沒休息。
李易把嘴裡的米飯嚥下去:“早著呢,有好鋼,我也有技術,準備蒸汽機船和火車頭同時造,今年太累了,我的莊戶啊。”
“實在不行,把明年的預算留出來。你多印兌換券,到時候再補上。”
李隆基想到了一個赤字消費的辦法,正常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李易笑了:“不用,一千萬緡,鐵軌沒有多少錢。
鐵礦開採,包括運輸,屬於人力成本,給工錢。
煤礦開採、洗煤、運輸,還是工錢,誰都別想從中拿利潤。
我多造幾個爐子,讓羽林飛騎幫忙,直接出鋼,鑄鐵軌……”
李易估算著說,大概一里地的費用在兩千緡。
他也無法扎出來鐵軌,只能灌鑄,先製作好模子,把鋼水倒進去,冷卻後破開模子。
一里地二百萬錢的人工費用,這個錢並沒有扔掉,人工幹活賺了錢,要去消費。
羽林飛騎如果不要錢,費用還能更低。
費用包括水泥和木頭製作的路枕、碎石頭等。
伐大木頭費勁,要泡瀝青,製作水泥,又燒有粉碎的,同樣不輕鬆。
一千萬緡夠修五千裡了,那可是一百億錢,購買力嚇死人。
實際上不是,需要有分軌,搬道岔。
對向行駛的火車,在某一段上分成兩條鐵路錯車,錯過去了,兩頭搬道岔,又變成單軌。
需要計算好時間,不然會撞上。
至於說都是雙軌道,沒有那麼多的車次,不划算,以後經濟發展需要,再額外加即可。
算上火車頭、車廂,一千萬緡足夠從長安修到海州,包括路上過的幾條河上的鐵路橋。
李隆基聽完李易計算的數字,鬆口氣,原來花費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一千萬緡看樣子挺抗花的,不錯。
他都忘了前幾年的大唐財政總收入幾百萬緡的事情了,那些錢和東西,夠維持大唐花銷,包括戰爭。
現在一千萬緡只夠修一條從長安到海州的路。
“等修好了,再想吃海鮮,讓火車跑一趟專線,大概每個時辰能跑一百二三十里。
按照這個速度,從海州到長安用不上二十個時辰。
若設定站點,火車啟動、制動、等著裝卸、再啟動、再製動,速度就慢了。”
李易說的是那種站站停、站站等的車。
以前那樣的車,真正的速度並不慢,只要中間不停,一直跑,速度就上來了。
停一次,慣性全沒,重新開車,慢慢提速,開出去幾十裡,又停。
每一次停止和出發,需要耗費大量的燃料,對車的磨損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