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節度使怕本地兵力空虛,蘇祿尋找機會來戰,遂主動出兵,以攻代守。”
李易琢磨一番,猜測到原因。
開元初期,大唐邊關將領缺後勤保障。
只要糧草充足,將領一個比一個厲害。
眼看秋收,安西兵打完,蘇祿保證老實,蘇祿又不知道安西把炸藥包全給用了。
安西打完人,搶到東西,回來正好是一個大豐收。
“要封出去許多勳官。”李隆基對戰士們打勝仗後的又一個反應是花錢。
勳官最低為七品,沒有任何實權,按照品級給俸祿。
沒有俸祿的時候分地,把打下來的地,或當地的土地給出幾畝、幾十畝。
等到無地可封,又有許多人帶著勳官,事情就麻煩了。
“咱大唐有錢,給工資那點無所謂,等多佔領土地,用土地賺錢,財政收入持續增長。”
李易不說把佔下的土地給封掉,戰士以後就是打仗,不想著種地。
……
政事堂,今日君王不早朝,宋璟狀態略差。
“私自出兵,連下六城,哪天私自出兵打到長安。”宋璟最反對外面的將領瞎打。
他壓制郝靈荃的原因便是如此,可惜現在他說話不管用。
“打完蘇祿,今年蘇祿不敢出兵,只能去打突厥和白衣大食,補充損失。”
蘇頲這個兵部尚書倒是不覺得怎樣,打就打唄,只要打贏,一切好說。
“拿炸藥包去欺負人,算什麼能耐?打,自然就贏。”宋璟抱怨一句。
畢構在旁笑笑沒說話,他想說給你一個炸藥包你去打。
“小易說要修鐵路,讓我別把錢使勁花,三千萬緡的財政收入,其實沒多少。”
畢構操心安西節度使的後勤問題,目前來看,不用給東西,他們自己搶了。
估計有大量的羊和馬,所謂的連下六城,城是小城郭,用土堆的牆,牆高不及丈,還薄。
一個炸藥包下去,一段牆必然出大窟窿。
換到長安城的外城牆,一個炸藥包下去,沒什麼反應。
長安城高三丈四尺,上面寬三丈到三丈五尺左右,下面寬四丈到五丈。
算最薄的厚度,九米厚,用炸藥包要怎麼炸才能給炸塌了?
然,城牆厚沒用,該被人佔還是被人佔,該滅國照樣滅國。
“若三千萬緡皆用以攻打吐蕃,能把吐蕃滅掉?”蘇頲想到修鐵路花許多錢,認為不值。
花一千萬緡修鐵路,還有造那個什麼火車頭,維護要錢,火車走難道不要錢?
多少年能把花出去的錢賺回來?
蘇頲並不知道,一旦李易把從長安到洛陽的鐵軌修出來,火車開始運營後,幾乎不存在收回成本的問題。
賺到的錢,除了用來維護現有的鐵軌,其他的錢繼續造鐵軌、鋪鐵軌。
李易會把鐵軌從洛陽修到海州,也就是連雲港,因為近。
一旦鐵軌從海州同到長安,很快鐵路就開始賺大錢了。
海路運輸直接到海州裝卸,再到洛陽與長安兩個大唐重要的地方。
大運河上同樣在那裡建裝卸的碼頭,順著水向下跑,或下面的往上來。
蘇頲根本不曉得利潤有多大,那些利潤繼續用來鋪路、修橋,同時增加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