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簡單,秋天讓郭知運去打吐蕃九曲地區,我給提供所有輔助東西,包括武器。
打狠一點,戰果大一些,咱們的望遠鏡多,還有熱氣球,吐蕃據城而守更廢。
打完了,估計吐蕃兩三年內沒有兵力可以出戰了。
繼續收攏降戶內遷,到時突厥也拉不到炮灰,就是往前拼的部族。
我這邊慢慢改革呢,讓我把萌芽給養出來的啊,現在一頓動,我怎麼辦?”
李易訴苦,我想著提高國力,加大經濟發展,你們非要打,我就得跟著你們節奏走。
報紙未鋪完,字典沒送到各州府,醫書還印著。
自己賺點錢瘋狂投入,再兩線作戰,得,莊子幫你們搞後勤,全耽誤了。
“畢構要問,十三萬新的降戶挪過來,你買地不?便宜,意思意思即可,有個名分。”
李成器終於把畢構讓他幫著問的事情問出來了。
“買,還買山,繼續往上,同州一部分,丹州一部分,華州不能再安置降戶,位置太重要。”
李易恢復冷靜,辦正事,該做的都要做。
降戶扔外面不放心,過來種地吧。
正好開春,種正常作物是來不及了,梯田耕不出來。
“等把梯田弄好,快秋天了,種高粱,還是種大白菜為好,提供一下蔬菜,冬季易儲存的。
收了白菜,什麼都不種,堆肥,最後翻耕一次,來年再看種不種新稻。
其他的時間教他們學習大唐話,還有紡織,冬天能用上。”
李易說著就安排起還未過來的降戶工作,他這點本事還是有的。
“種冬小麥呢?”李成器想要糧食。
“他們不會種小麥,還得學,大白菜好種。
冬季大棚蔬菜繼續向北運,儲存期短,還要求保溫好,不然運過去就爛了。
大白菜送過去,當地挖菜窖,比較適合,不積酸菜也行。”
李易從新來的牧民生活習慣上說起,不是是個人就會種地,人家原來放牧。
“好,種大白菜。畢構還問,水網要不要清理?有化的土和草棍跟碎冰一起漂。”
李成器問出來的時候,真的想把朝堂上的人都給送團兒裡去,然後易弟一個人就夠了。
什麼都問,問來問去,要你們有啥用?
“下網兜一下,現在立即幹,等所有的河流水源充沛,灌進去就來不及了。
現在有點魚,下網跟其他的東西撈一下,撒生石灰消毒。
等其他河流的魚進來,就會在一個範圍內生長。
生石灰別撒多了,多了把水中的苔蘚了、水草了都殺死了,魚吃什麼?
今年冬天冰封之前,可以撈一大批魚,下秋季節用大孔網把大魚梳理出來,主要是看有沒有黑魚。”
李易盤算著,邊想邊說,水網能養魚,從大河中引水的時候魚蝦也進來了。
水渠的深度和寬度有限,方便下網,兜一下,能撈不少能吃的。
同時生石灰遇水放熱,加快水溫提升,一點小碎冰全融化。
順便殺掉一些菌類,到時候那水燒開了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