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弟,為兄今天過來是幫畢構問事情,他太忙了,要作預算,還有各地州府的水利工程。”
李成器瞭解完毒的事情,說正事兒。
畢構連寫信的時間都沒有了,正好李成器過去溜達,被畢構看到,趕緊說出來,又繼續忙。
“他那麼忙作甚?別把自己累病了。我倒不是關心他,而是他病了我得管。”
李易不明白一個宰相兼戶部尚書怎會忙成那樣,手底下沒人了?
“為兄問了下戶部的人,畢構在計算大唐各繁華州府,準備在今年夏天開始鋪攤子。”李成器一臉嚴肅。
他不開玩笑,若很多州府一齊交稅,大唐明年能把突厥和吐蕃全給推了。
兩個地方太噁心人了,沒完沒了的。
“著急?”李易問,他看出來了,要動手。
“嗯!外面還有那麼大的領土等著大唐去幫忙開發,還有那麼多的百姓沒受到教化。”
李成器說此話的時候,在李易看來他腦袋後面都出現光圈了,太聖潔了。
實際上就是去侵略,什麼幫忙開發和受教化。
跟西方喊幫忙民主有啥區別?有區別,西方是一頓打,打完不管了。
大唐佔了,百姓受災,還有被別人打,大唐幫忙。
“兩三年解決不了,等大唐再攢點糧食,募兵止三萬,再募可找不到好兵了。
等五年不行嗎?咱們來個五年計劃,一點點推進,不然折衝府承受不住。
節度使和都督等私兵過多,現在全給打了,我擔心他們會養敵自重。”
李易勸,晚一點唄,對方又跑不了。
戰爭啊,沒法說誰對誰錯。
李淵造反當上的皇帝,剛開始唐朝很亂,他兒子李世民幫著東爭西討。
李淵很男人,直接向突厥稱臣,以免突厥打他,又管人家突厥要馬。
吐蕃呢,先於唐朝的政治制度出來的,人家覺得你唐朝憑什麼就比我資格老?
突厥就覺得曾經你們都跪了,現在把我們給打了,不行,後突厥可是很厲害的。
吐蕃想以國和國的身份來對等,而不是臣,總說敵對國之間和談,唐朝不給這個名義。
唐朝覺得自己繼承中華正統,應該四夷來朝、八方臣服。
現在朝堂君臣覺得日子好過了,有錢,這麼多錢,打他們,拿錢砸死他們。
事情就這樣簡單,誰服誰的問題。
幼兒園中都有刺頭呢,上小學就打架、初中也打。
初中畢業就不念了,看著學習好的人考大學。
然後初中畢業的在人家大學畢業後開歌廳、旅館、跟官方關係緊密。
開的車都是好幾百萬,一遇到人家考上大學的就說:羨慕啊,自己學習不好哇!
大唐朝堂上的人,感覺不是自己初中畢業,而是自己建大學,就你們,以前的事情咱不說,說現在的。
李易知道邊關形勢,他要穩一下,你們衝完了,死那麼多人,怎麼繼續打呀?
不儲備好東西,打天竺、打大食、打更北面的一群亂七八糟的民族、吞併渤海、新羅,危險。
李成器嘆口氣,換個人敢這麼說,他一巴掌就掄過去了。
李易說,必然有道理。
他小聲嘟囔:“怎麼也要打一次好點的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