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返回降真宮,郭弘路過禹碑,想起韓華陽的話,便找筆墨仔細按照上面的格式臨摹下來,留待日後研究。
他本來以為是一套拳法,現在看來並沒有那麼簡單。
又過了一日,呂從弼、曾行儉二人率隊告辭,他們要繼續向東沿湘水入長江,乘船去江西。
郭弘的身份還是個秘密,只有呂、曾二人知道。
他和曹守真、陸朝陽一起將新認識的幾個少年朋友送到鎮口,劉泰遠遠跟在後面。
幾個人相約將來必要互相探訪。
郭弘做了平安符,送給幾個新朋友。
郭瓊卻不肯要,說道:“我不信這個,你自己收著吧。”
他走在最後,突然對郭弘說道:“我好像在長安見過你,就是想不起來是誰!你原來臉上應該沒有白斑吧?”
郭弘點頭:“這是今年才長的。”
郭瓊掃了一眼鎮口樹枝上掛著的人頭,說道:“殺了一千多人,只掛了不到十個出來,膽子也太小了。”
“這些都是頭目,其他那些山民掛出來也沒人認識,況且如果殺的山賊太多,是要上報朝廷的。”曹守真說道。
中國古代民間抓到強盜可以直接斬殺,這是因為物資稀缺,搶東西等於奪走賴以生存的根本,和殺人沒什麼兩樣,而且賊人一般無惡不作,非常招人恨,加上把強盜押解去州府是有風險的,所以律法一般預設不必上報。
而官府剿匪也有臨機專斷之權,就算殺光被俘虜的山賊都沒問題。
劉元靖有三品官的正式身份,可以便宜處置。
這時郭瓊突然想起郭弘像誰了。
那個人還是郭家有頭有臉的人物,官居金吾將軍,名叫郭仲文,是他的遠房堂兄,曾經捉弄過自己。
這個時代大家族的人取名字一般有幾種方式,第一種是同一輩的人用相同的偏旁部首,最常見的是金、木、水、火、土、日、耳等偏旁。
郭子儀的第二代有八個兒子,分別是郭曜、郭旰、郭晞、郭昢、郭晤、郭曖、郭曙、郭映,全部都是日字旁。
第六子代國公郭曖娶唐代宗之女昇平公主,生了四子一女。
四子是郭鑄、郭釗、郭鏦、郭銛,都是金字旁。女兒郭氏為唐憲宗郭貴妃,生唐穆宗,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太皇太后。
還有第二種取名的方法,就是在名字裡加一個通字,這也是後世常用的方法。
郭曖次子郭釗位至太常卿,追贈司徒,是郭家第三代官位最高的,他生了五子二女。
五子是郭仲文、郭仲武、郭仲禮、郭仲詞、郭仲恭,因為郭釗是老二,他的兒子就以仲為通字(伯仲叔季),這已經是第四代了。
老大郭仲文的官職最大,可以說他這一支是郭家最顯赫的。
郭家是個大族,郭弘是郭子儀的第五代,又稱為四世孫,一般用兩個通字,分別是“行”字和“弘”字,哥哥郭行章用的是“行”字,而他用的是“弘”字,本名為弘正。
而郭瓊是郭子儀弟弟郭幼儒的曾孫,與郭仲文同輩。郭弘並不知道面前這位新朋友是自己的遠房堂叔,不過就算知道他也不會在意。
大隊人馬漸漸遠去,郭弘挺喜歡新交的這幾個朋友,感覺他們身上充滿了一種朝氣,竟然也有一點嚮往軍旅生活了。
他將那隻送不出去的平安符隨手收入袖子,和曹守真、陸朝陽轉身往回走,與劉泰會合。
四人正準備進鎮,突然看到那顆掛人頭的樹下,一對男女帶著一個七八歲大的小孩躑躅不去。
他們悄悄走進幾步,就聽那婦人對男子說道:“三郎,這可如何是好,你要投奔的胡延德竟然是山賊,在荒野小鎮被人殺了,如今盤纏用盡,咱們怎麼回去?”
那男子做書生打扮,搖頭嘆息道:“時乖運舛,如之奈何?我與這位族兄素昧平生,只是他寫信到邵陽族中說要幾個文案,這才前來投奔,聽說他是縣尉,怎麼會被人當做山賊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