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延遲這件事確實不好辦,地球距離火星的距離太遠。
就現在的地火距離,哪怕光線走單程也要十來分鐘,一個來回就是二十幾分鍾。
這還只是算的純光速,經過各種裝置轉換的訊號要更延誤一些,這樣通訊延遲的時間就更長了。
而且這是沒辦法的,因為這涉及到了物理規則。
那個炒的很熱的“量子通訊”,實際上現在只能實現“量子加密通訊”,讓通訊資訊無法被破譯,而科幻作品裡的“超距離通訊”模式,依然只存在於科幻作品裡。
至於以後能不能變為現實,那不好說,但是現在或近期,門都沒有。
現在解決不了,聯合國大會的人也不耽誤時間,先放放,先解決其他的事。
畢竟現在時間緊張,跟平時其他的會議不一樣,那些會議該拖延就拖延,這種“沒門”的事已經確定沒辦法了,那麼其他的事要保證沒問題。
除了暫時不能解決的通訊延遲問題,領航者那邊做的準備也很全面,剩下的就是外星人的狀態。
一般民眾可以獲得的火星最新資訊暫時不更新了,但是在火星有探測器,尤其是有軌道探測器的國家,那資訊都是實時更新的。
聯合國這邊簽署了一個資訊共享協議,所以資訊也是實時更新的,加上擁有軌道探測器的國家有好幾個,都是從火星軌道上觀察外星人駐地,看到的東西基本差不多,所以不存在什麼隱瞞不隱瞞的問題。
最主要的是各國拍攝的圖片解析度都不行,軌道太高的裝置連外星飛船都看不到,哪怕降到低軌道也只能看到模糊的飛船輪廓,再放大就是滿屏的馬賽克,導致活動的小外星人根本看不清。
所以在實時更新的情報裡,基本上也都是模糊報告。
“某天某時,外星飛船無異動。”
“某天某時,外星飛船附近反光面積明顯增加,懷疑外星人用飛船零件搭建了某種設施。”
“某天某時,外星人駐地反光面積再次增加,懷疑外星人在對飛船進行改造,最大可能就是把飛船改造成了地面居住設施。”
這些資訊別說搞清楚外星人在幹什麼了,甚至一度引起了某些國家代表的恐慌。
萬一外星人把飛船修好了怎麼辦?
萬一外星人在建造武器設施怎麼辦?
萬一外星人在搭建巨大的資訊發射陣列,召喚外星艦隊怎麼辦?
各種“萬一”和“怎麼辦”在各國代表的大腦裡交織,搞得有些國家代表都有點神經衰弱了。
而今天,領航者公司的“無人探測飛船”進入火星軌道,幾個小時之後,聯合國第一次得到了清晰的外星人駐地照片。
雖然不如美瑞肯被劫持的火星車最後遺留的影片清晰,但是最起碼也達到了地球上的“衛星地圖”級別,這一下就可以看清外星飛船的頂檢視,以及更大範圍的外星飛船散佈範圍了。
畢竟這艘外星飛船是墜落的,不是安穩的降落在那裡,所以它後方有大片的碎片散落,那都是之前的圖片無法顯示的。
有了這些新資料,搭配美瑞肯火星車的“遺產”,科學家們可以分析出更多的資訊。
“他們確實在嘗試維修自己的飛船,你們看這裡,這是他們從飛船裡清理出來的零件堆,根據之前的模糊影像來分析,零件堆還有所減少,肯定是有些比較完好的零件又被裝了回去。”
“還有這邊,這應該是兩個充氣式加壓艙室,他們需要在裡邊生存,說明他們的飛船損壞程度應該很大,甚至不能保證加壓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