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請看,這是濱海發射中心的周邊地圖,我想你們應該比我清楚。”
唐超站在會議室的大螢幕前,指著地圖說道。
“這裡,這裡,還有這裡,這有這幾片,這些地方距離發射臺的距離都不到4公里。”
“當然,這個距離尋常的、比較好隱藏的槍械還是打不到,所以排除。”
“4公里,對於一些火炮來說不算什麼,但那些火炮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體型大,要想在方圓幾公里內使用火炮攻擊這裡,並且要做到無人知曉,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也排除。”
“那麼既隱蔽,又射程遠的,並且對薄甲有明顯破壞力的,就只剩一樣東西了,大家看這張照片。”
說著,唐超開啟一張照片,上邊一排長槍短炮。
不過這些長槍短炮跟前邊說的那些槍和炮不一樣,這張照片上顯示的其實是攝影攝像用的鏡頭。
他也不是刻意找的,只要在白度上搜“長槍短炮”就行,搜出來的全是這些照片。
看到這個,會議室的人紛紛議論,不過有些人的臉色馬上就難看了起來。
顯然,他們猜到了什麼。
而唐超接下來展示的圖片印證了他們的想法。
“大家看這張,看起來跟那些長槍短炮很像對吧,因為它也是一種炮……”
他還沒說完,就有好幾個人下意識的喊了出來,“鐳射炮!”
“對!”
唐超嚴肅的點點頭。
是了,單看鐳射炮的發射裝置的外形和那些超級長焦鏡頭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長長的圓筒和光學鏡頭,甚至顏色也都是白色居多。
還有民用型的天文望遠鏡,單看外形也差不多,長長的圓筒加巨大的光學鏡頭,也有白色塗裝。
如果是不瞭解這裡邊門道的外行,又不讓拆開檢視,只看外形的話,很可能會矇混過關。
就現在,唐超說的那幾個地點,上邊肯定是各種“長槍短炮”,你能找到眾多超級巨大的鏡頭,全都對準了長征九號猛拍。
“唐超同志,我知道鐳射炮的威力大,可它需要的能量和裝置同樣巨大,不說艦載,最起碼也是車載,那目標依然很大吧?”有人問道。
這個問題都不用唐超回答,負責安保任務的主管人員就能回答他。
“執行間諜任務和軍事作戰不一樣,間諜任務不需要考慮鐳射武器的續航問題,對於他來是,只要能發射一次,能照射幾十秒,他就能完成任務。”
“甚至他都不用把裝置帶走,只要完成任務,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拋棄,相當於用一次性火箭筒幹掉了一艘航母。”
有人開啟了思路,航天專家們也開始發表意見。
“對,而且火箭發射視窗對鐳射武器同樣重要,你們想想現在的天氣狀況,萬里無雲,空氣中的懸浮物極少,能見度極高,那麼對於鐳射的散射就少,現在非常適合使用鐳射武器。”
“如果是鐳射武器,對方確實不用考慮續航問題,火箭的箭體本來就很薄,除了摩擦面和發動機噴口可以承受一定時間的極限熱量之外,一般箭體能把整體結構撐起來就很不容易了,可以說非常脆弱,只要對方可以破壞一個點,打破結構平衡,後果不堪設想。”
“沒錯,就是這樣,我想到對方可能在什麼時間動手了!”
一位航天專家突然站起來大聲說道:“如果對方的續航很差,只有一次出手機會,那麼對方很可能會選在火箭點火起飛的時候動手!”
“由於長征九號質量太大,一級和助推用的又是液氧煤油燃料,不可能點火瞬間就起飛,需要等幾秒,等到滿推力之後才能起飛。”
“這時候火箭雖然還在發射臺上,但是已經不能喊停了,而且火箭會產生巨大的震動,如果對方這時候發射鐳射對火箭外殼進行灼燒,哪怕幾秒鐘的時間不足以燒穿箭體,也會給箭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就算不在發射臺上爆炸,到了空中也要爆炸!”
“對對,就是這個時間點,對方收買內部人員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又用誤報來麻痺我們,讓我們認為火箭安全,如果我們讓火箭準時起飛,絕對會被間諜牽著鼻子走!”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只能推遲發射了,然後把真正的間諜和他的武器搜出來,再對箭體進項全方位的檢查,等真正確認沒問題之後,才可以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