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蓉訂親的訊息傳出去不到兩天,明臺鎮的王夫人就親自來了蘇府。
王氏這幾日心情可是相當好的,兒子考上秀才,如今愈加發奮,前幾日又去書院讀書去了,女兒也如她所願,與王煦揚訂了親。
她現在是可謂是事事如意了。
一聽下人來報說她孃家嫂子來了,王氏聽王煦揚說過,知道是來商議婚事的,哪有不歡迎的道理,急忙去前廳迎接。
王氏與王夫人打的交道並不多,還是當年未出閣的時候交往還算多。
到她要出嫁時,由於她與三老爺的事鬧得實在不好看,王家老太爺當時幾乎要與她斷絕關係,但畢竟是從小寵愛的女兒,最後還是沒捨得,只不允許王家人多跟她聯絡。
直到老太爺彌留之際一直唸叨王氏,王氏得了訊息回來見了老太爺最後一面,從這之後王氏與王家才又開始有了聯絡。
但王氏有什麼事多半都是告訴親孃哥哥的,與這個嫂子反倒交流的少了,對嫂子的印象自然也只停留在十多年前她剛嫁進王家的時候。
但不管怎麼說,畢竟是孃家嫂子,以後還會是她女兒的婆婆,王氏自然要用十分的熱情來招待王夫人的。
這不,一見面王氏就噓寒問暖地好像她們是多年未見的好姐妹似的,別提多親熱了。
王夫人很是享受王氏的恭維,想她剛嫁入王家那會兒,這小姑子有多難纏啊,雖不至於隨意找茬,卻也是愛答不理的,不想十多年過去,這王氏竟然變化如此之大,到底是嫁進了商戶,往日的知書達理如今都餵了狗。
王氏沒有瞧見王夫人眼底的不屑,熱情的將她引進老太太的松鶴堂。
孩子們的事情,蘇家幾位老爺都瞞著老太太的,只告訴老太太王家來提親,二老爺和王氏都同意了。
王煦揚,老太太是見過的,長得英俊瀟灑,嘴巴又甜,很得老太太喜歡,聽見他倆訂了親很是高興,所以見到王夫人的時候也是一臉欣喜的。
王夫人雖然不大看得上蘇家這個商戶,但該有禮數卻不會忘,他們那樣的人家比一般人更在乎名聲。
王夫人規規矩矩地給老太太見了禮,問候了一番,舉止大方得體,盡顯王家大族風範。
老太太笑呵呵地說道:“難為親家大老遠跑一趟了,快坐下用些點心茶水。”
隨後又讓幾個孫女給王夫人見禮,王夫人笑著受了,還給了她們見面禮,都是幾樣小女孩喜歡的簪花手釧之類的,不算貴重。
王夫人直誇老太太養了幾個水靈靈的孫女,尤其是蘇蓉。
王夫人上上下下打量了她好一會兒,看得蘇蓉心裡七上八下的頻頻向她娘求助,這才轉開目光,對著眾人道:“是我家煦揚有福氣了,能遇上這樣標誌的姑娘。”
王夫人心裡還算滿意的,煦揚不是長子,不用撐王家的門面,他的妻子自然不需要像挑長媳那般嚴格,像這樣長得漂亮、有錢又沒什麼心眼兒的姑娘最合適不過了。
一時間賓主盡歡,談起三書六禮來也很是順暢。
王夫人要錢,但更要面子,她拿不出更多的聘禮,自然不會明面上要求蘇家準備更多的嫁妝,她心裡有打算就沒有在這上面多做文章。
蘇家也不差錢,開口很是大方,雙方很快就談妥了,要不是蘇溪的婚期還未定,只怕大人們還要把婚禮上的事都商量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