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兒耙的做法為:取五花肉切碎成丁,放入鍋內煸炒至斷生和,加入芽菜後放在一旁備用……”
“取適量麵糰在手裡捏成碗狀,將周邊往裡收攏,用雙手搓成圓球后放在一段葉子上……”
……
看著手機裡詳細的製作方法,蘇子放又陷入沉思。
不管是青團還是葉兒耙,好像都是帶有大多數南方特色的食物——用糯米粉包裹住餡料,上鍋蒸熟後再食用。
兩者的區別就是餡料和外包植物,不過這個可能也有地域關係的影響。
比如蘇子放就知道在華夏最南方的椰城,還有一種叫做椰粑的特殊糯米粑,餡料是糯米混合著椰絲、芝麻、花生碎、白糖製成,外面包著一層野生菠蘿葉,入口清香,甜而不膩,是很多椰城人喜歡的零食。
“好像沒什麼特別的部分,就是需要炒制餡料。”蘇子放看著葉兒耙的製作過程露出小意思的表情。
回到廚房,三套鴨已經全部做完入了蒸鍋。
沒有看到全程,蘇子放感到有些可惜,不過想著後面還有七八份三套鴨在預約,又舒緩了一些。
將薛意要的材料分成兩份,一份留給自己,另一份拿去放在薛意桌邊。
“師父,食材買回來了。”
“嗯。”薛意過來看了一眼,點點頭問道:“你會做青團嗎?”
“做過一些,味道還可以。”蘇子放這下謙虛了,沒有再吹噓自己一次賣出幾百個的戰績。
“那你做葉兒耙的難度應該不大,我給你演示,你跟我一起做。”
不得不說,薛意努力地想要當一個好師傅,連最笨的你看我做,你跟著學都用上,就怕蘇子放看不清楚。
蘇子放感受到薛意的良苦用心,只想深情地告訴他一句話。
“師父,我只是基礎不紮實,不是蠢啊!”
最後,在蘇子放的強烈“堅持”下,薛意終於沒有再提讓蘇子放照著學的話,而是兩人一起製作,再交由食客點評。
“你不好奇為什麼我現在還讓你做葉兒耙,而不是練習刀工麼?”薛意一邊和糯米糰一邊和蘇子放聊天。
“可能是對後面有幫助?”蘇子放只能想到這一點。
“糯米是淮揚料理中的重要食材,但是地位卻比較尷尬,明明是主食,卻經常被用來調味和裝作填充。比如八寶鴨、什錦飯、糯米雞之類的。”
“葉兒耙和青團相似度極高,我希望你能透過葉兒耙掌握好糯米在這類糕點中的運用。”
蘇子放:……
透過一道菜掌握一類食材的運用,大概這就是天才的日常吧。
而且薛意說這句話還有一點恨鐵不成鋼的樣子,難道是覺得這樣的速度都不夠麼?
蘇子放默默開啟趙曉曼的微信:“你學一道菜,一般需要幾天?”
“3遍。”趙曉曼秒回了資訊。
“那掌握一類食材的運用呢,比如糯米在青團啊、糯米雞中的運用?”
“1天。”
“嗯……”蘇子放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大概就像是知乎上一個調侃富二代的段子:“為了相親到一個不愛錢的女孩,我已經只開奧迪,說自己在三環有房了,她總不能還是衝著我的錢來吧?”
有錢人定義的貧窮都是這麼令人難忘。
像極了趙曉曼和薛意這樣的天才,為他制定接受度都得考慮到學習成本。
真的……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