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聞言,頓時喜上眉梢:“不瞞你說,老頭我之前中過童生,在村子裡開過私塾,後來朝廷亂了,科舉都斷斷續續的,村裡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少,我那私塾才散了。”
“原來如此,現在齊王爺統治了這裡,以後大家肯定是都能過上好日子的。
要是在鎮子上建了小學,老哥說不得還能去發揮餘熱,教孩子們啟蒙讀書呢。”
老漢笑道。
“要是能那樣,就太好了!”
老頭聞言,更是笑容滿面。
“老哥,牛小哥,鄉親們,伱們覺得今年這秧苗怎麼樣?”
他又把話題拉回到了最開始的地方,朝著大家問道。
這一次,大家就非常配合了。
“這苗子看著比以前的秧苗,更細長一些。”
“這都是官府推薦的,而且縣老爺保證了,這些秧苗如果長勢不好,就會給俺們減免些稅賦。”
“俺不知道這苗好不好,大家都說好,俺也跟這種。”
“我卻是知道的,我有親戚在浣花郡,他們去年夏天就種上這種稻子了,配合花費,一畝能有上千斤,比我們自己的苗要多三四倍呢!
官府借給我們的這些苗,就是浣花郡現在種的那種。說是叫雜交水稻。”
一個年輕人跟老漢說道。
“嗯。”
老漢聽著話,連連點頭。
這邊離得浣花郡近,雜交水稻的推廣,要更加方便一些。
不過,以官府的名義進行推廣,而且還是出了苗的秧苗,要比推廣種子簡單很多。
又深入淺出的和村裡的百姓們聊了一會兒,瞭解了他們的一些訴求後,老漢又開始給村民們講解種植雜交水稻應該注意的一些東西,講解化肥應該怎麼用,什麼時候除草、應該怎麼除草,除什麼樣的草,什麼時候施肥,施什麼樣的肥,怎樣自行製作有機肥等等。
村民們都是種地的,這就是他們吃飯的東西,此時聽到老漢的講解,從開始的質疑,到慢慢的恍然,一個個都覺得這個老漢確實是一個挺厲害的老頭了。
“好了,用了大家這麼長時間,耽誤你們插秧了。要是再有不懂的,可以去縣衙裡問,縣衙裡面也有技術員,就是指導種地的。
老漢我還要趕路,就先走啦。”
老漢站了起來,拍了拍屁股上的黃土。
“老哥喝點水再走唄。”
“對啊老哥,俺這裡有個瓜,挺甜的,您路上帶著解渴啊。”
村民們熱情的說著。
“謝謝,謝謝大家。”
老漢朝著村民們拱手,最終推辭不過,帶上了幾個瓜繼續上路了。
村民們一邊交流著,一邊繼續插秧。
過了一陣子,快到了晚飯時分的時候,打頭的一個穿著長袍的年輕人,帶著十幾個官差匆匆忙忙的跑了來。
來到了地頭上,才抹著汗,朝著地裡的村民喊道:“老鄉,有沒有人見過一個一米六出頭,頭髮半黑半白,面板黝黑的老者?”
村民面面相覷。
戴著頭巾的老頭忽然看到年輕人身後的一個熟悉的面孔,那面孔也認出了老頭,連忙介紹說道:“這是咱們元和縣的知縣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