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他又嚴肅的勸誡道,“屬下既然拜公子為主公了,那日後君臣有別。還請公子日後不要自稱小弟,也不要稱屬下為‘陳兄’了。”
“這……”楊渥稍微一猶豫,隨即便點頭道:“好,那以後便稱你為陳先生吧!”
他知道陳彥謙說的乃是正理,君臣之別可不能亂了。
確定了君臣之別後,陳彥謙行事說話也不像先前那麼隨意了,他略帶恭敬的道,“公子既然擔心手下人才不足,屬下不才,願意向公子舉薦一人。”
“哦,不知是何人,竟然能讓陳兄看中?”楊渥頓時來了興趣,在給陳彥謙滿上一碗酒後,笑著問道。
“阿魯,過來!”陳彥謙對在門外的少年叫道。
阿魯剛才正躲在門外偷聽,此刻見被發現了,也不躲藏,索性大大方方的站出來,“陳叔叔找阿魯何事?”
“這位是當今吳王的長子,你過來見過公子。”陳彥謙吩咐道。
阿魯依言向楊渥行禮道,“見過公子。”
“無須多禮!”楊渥將阿魯扶起,眼睛卻有些疑惑的向陳彥謙看去,不知道他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他準備推薦給自己的就是眼前這個看上去才十二三歲的少年嗎?
雖說這少年有點機靈,但這麼鄭重的向自己舉薦,只怕也沒這個必要吧?
“公子別看阿魯年紀小,但他為人孝順,聰明好學,品行又好。公子可以將他帶在身邊,先作個侍衛。只要稍加培養幾年,將來定能有一番成就!”陳彥謙臉色鄭重的道。
他與阿魯的父親是多年交情了,可以說是看著阿魯長大的,對他的聰明和品行知之甚深,他相信自己不會看錯對方。
“哦,是嗎?”聽陳彥謙這樣誇讚阿魯,楊渥也有些認真起來。
“難道是日後的某個名人不成?”他心中一動。
“不知阿魯的名字叫什麼?”楊渥笑著問道。
“刁彥能”,陳彥謙躬身答到。
“是他?”
楊渥一驚,沒想到眼前這個不起眼的少年還真是日後史書上有記載的人物。此人在歷史上曾經間接救過徐知誥的性命,後來官至刺史,對徐知誥忠心耿耿。
只是歷史上的他應該是三年後王茂章在宣州為觀察使時成為王茂章的侍衛,按理他現在也應該居住在宣州才對;而且他少年孤貧,他的父親這個時候應該已經不在了才是。
對於這些疑問,自然無人為他解答,楊渥也不多想,當下就答應收下他,先在身邊為侍衛。
雖然刁彥能年紀小了點,但楊渥也不在意,就當作放在身邊養成好了,若是將來能有大成就自然更好,若是不能,對他來說也沒多大損失。
一番交談後,楊渥見已經快中午了,便讓範遇去外面叫了一桌酒菜來,幾人好好吃了一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