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王景雲面對面正坐,這是婚禮核心儀式的第一步,象徵今後將在一起生活。
“行同牢禮!”
童姥禮取之於古時牢房裡所有犯人只能同吃一鍋飯。
侍女呈上三盤肉,分別為牛肉、羊肉、豕(shi,第三聲,即豬肉,二人同食一盤肉,郭嘉和王景雲同時拿起筷子,分別在三盤肉裡夾出一塊吃下,代表著新郎新娘成了一家人。
(這個一盤肉和現代人理解的不同。古人吃飯是有各自的食案的,就是每個人只吃自己盤子裡的菜。同牢就是指跟現代人一樣,大家一起吃一盤肉,不是說真的只吃一盤肉,大家應該能理解我意思吧)
“行合巹禮!”
古語有‘合巹而醑‘,意思就是以一瓠分為二瓢謂之巹,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醑!
巹,即把一個完整的葫蘆切成兩半,用一根紅線拴著,葫蘆裡盛著酒,因葫蘆是苦的,盛的酒必是苦酒,所以,新郎新娘共飲合巹酒,不僅象徵著夫妻從婚禮開始合二為一,永結同好,還寓意著夫妻同甘共苦。
郭嘉接過侍女遞來的酒壺,在巹中倒酒,二人各喝一半然後再交換喝掉各自喝剩下的一半,夫妻共飲後也是表達對夫妻二人從此能夠相互扶持及照顧,夫婦雙方一體永不分離的美好願望。
王景雲悄悄看了郭嘉一眼,從他的臉上看到了一絲疲憊。
畢竟郭嘉本就是個不遵守禮法的傢伙,而恰好婚禮上的禮法又是最多的,再加上先前在國舅府大鬧,這時候也難免有些疲憊。
其實王景雲也好不到哪裡去,王景雲身為習武之人,連女紅都沒有去好好學過,顯然也不是個在意禮法的主,只是比郭嘉好些而已。
若非這是二人的婚禮,一生一次,意義特殊,二人早就棄禮法於不顧了。
(漢朝只有娶正妻時才會辦婚禮,納妾是沒有這些繁文縟節的,要是在納妾時辦婚禮,還要被人說不知禮節)
王景雲將團扇悄悄向上挪了挪,檀口微張,希望郭嘉能忍耐些。
哪怕王景雲不說,郭嘉也不可能說在婚禮上跳過這些繁文縟節。不說荀爽和陳紀答不答應,王越也有可能半夜裡一劍砍了自己,單是王景雲的面子上也掛不住。郭嘉怎麼可能在這種一生一次的事情上讓自己愛的人難堪呢?
畢竟,無論是哪個時代,婚禮對於一個女孩的意義都是非凡的。
“行解纓禮!”
按照禮法,郭嘉早在定情之時贈予王景雲一縷紅纓,系在王景雲的髮絲上。郭嘉當著所有人的面,將紅纓解下,高舉在空中向賓客們展示,以象徵婚姻得到家族和眾人的認可,表示將新娘已經娶進門,從此新娘是新郎家中人。
“行結髮禮!”
郭嘉和王景雲接過侍女遞來的小刀,分別割下自己一縷髮絲,用紅繩帶綁在一起,作為愛情永遠的美好與紀念,也意味著將兩人牢牢結在一起,一生一世永不分離。
“禮成!”
隨著讚的話音落下,婚禮的氣氛也隨之到達最高點。
郭嘉看著面前的佳人,心頭有些複雜。倒不是他不願意娶王景雲為正妻,只是從此以後,他就不是那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光棍了,而是要照顧妻子的丈夫!
如果說之前他還有一種這個時代局外人的感覺,那麼現在,他感覺自己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時代。
他,終於在這個時代安家了!
————————————————————————————————————
PS:婚禮細節寫得很詳細,還有前幾章提到的提親的幾個禮節,幾乎就是按照好幾本史書和網上查到的資料一個字一個字地寫,這一段我寫了好幾個小時,希望將漢朝婚禮的各個步驟詳細地展現在大家眼前,讓大家明白,原來那些漢朝和三國的電視劇裡的那些婚禮都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