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的是茅臺,抽的是中華,王富民家大年初一這一場酒可是足夠場面了。
吳友光坐一把手,然後王富民二把手,下面依次挨著是馬振堂、蘇玉龍、劉玉江、何家慶、何家祥和何發奎。
王少東這夥後生們也沒閒著,他們幾個年齡相仿的在鄭輝家湊一了一桌,王少東被勸到了一把手的位置。
今年這年過的,王家在桃花嶺村可是風光無限啊。
過年大家都開心,然後中午的酒場,王少東他們一直喝到了下午一點半多。
喝完了酒,然後王少東他們又開始打撲克,一直鬧到晚上九點半,王少東方才回家。
大過年的,老老少少得也都是撒開了花兒的玩鬧,多少的忌諱也都不在意了。孩子們貪玩,大人們也由著他們去鬧。
大年初一玩了一天,大年初二繼續。
有些地方過年就大年初一這一天,然後初二的時候就開始走親戚了。桃花嶺村這邊的風俗不一樣,這裡年要過三天,年三十忙年,年初一和初二拜年,所謂拜年,其實就是玩。
各家各戶都準備了豐盛的食物,瓜子、炒花生、炒豆子和葡萄乾、糖果等等是必不可少的,然後家庭條件好的還會有開心果、松籽兒、腰果等等的貴重乾果。
大年初二下午,大約在五點左右上黑影的時候,便是送家堂的時間。
家堂桌子上面供奉著祖宗的牌位,年三十早晨請過來的祖宗已經在兒孫家裡面待了兩天半了,然後也得該回哪裡回哪裡了。
請祖宗只用了一支香、一盅酒和一碗茶,然而送祖宗的時候,可得要一堆黃紙,大量鞭炮和禮炮了。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嗎,祖宗可都是上天為神了的,若要是在這兒孫家裡面呆高興不走了可就麻煩了。
王家年初一熱鬧,可是到了年初二的時候,就冷清了起來,尤其是當到了送家堂的時候,就更顯得孤零零地了。
王家數代單傳,到王少東這一代,已經是第十三代了。
說來也是一段奇談,十三代單傳,竟然沒斷了根,也算是祖宗積德了。
王少東的祖宗是逃荒來到桃花嶺村的,然後跟桃花嶺村當地姓何的一家的姑娘結了婚,後來有了個兒子,然後一直繁衍到王少東這一代。
當年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現在王富民還念念不忘得跟王少東提起來,那就是等王少東長大了找媳婦,一定不能找姓何的。
後來王少東尋思這個規定,就覺得有些奇怪。在老一輩的意識裡面,姑舅表親成了親可是親上加親的好事,怎麼就老祖宗定下了不能娶何家的姑娘呢?
王少東猜測,估計是這種可能。
既然說這規矩是姓王的老祖宗定下來的,那肯定是當時姓何的人家對他不好,厭惡至極了,方才做出了這樣不合常理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