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秦川在地圖上畫了一條線路。
那是絲綢之路。
他要重啟絲綢之路。
漢代的絲綢之路東起長安,如今長安、寧夏等地都仍在朝廷控制之下,所以秦川計劃把起點定在銀川。
他要從銀川開闢一條商道直抵涼州,再從涼州沿著古代絲綢之路出嘉峪關,過吐魯番和葉爾羌併入中亞地區。
這個時代的商道最重要的是安全,他要做的,是保證這條商道的安全。
雖然陸路運輸的成本比海上運輸的成本高很多,但婁煩鐵鍋勝在質量上乘而成本低廉,模具軋製的成本比建模澆鑄的成本低了不是一丁半點。
所以,哪怕秦川賣便宜些,用以衝抵運費,也依然有足夠多的利潤。
除了鐵鍋之外,秦川還打算發展玻璃製造業和鹽業。
回來的路上他就收到了彙報,羅自西和東籬採菊等人已經成功燒製出了純度相當高的玻璃。
玻璃沒法賣到歐洲去,因為那邊的玻璃製造技術相當先進,秦川只打算賣給烏斯藏、葉爾羌及蒙古皇宮貴族,再跟歐洲商人競爭中亞地區。
這東西註定銷量不大,但利潤卻大得驚人。
最後,是鹽業。
鹽乃是硬通貨。
直至數百年後的抗戰時期,陝西紅軍的最大經濟來源仍然是鹽。
秦川計劃將製鹽工業化,將鹽的成本降下來。
他還計劃制精鹽。
後世的碘鹽是不奢望了,但製出更純的精鹽,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如今,不論是大明還是歐洲,全都沒有精鹽提純技術,不論是朱由檢,還是歐洲的貴族,吃的都還是粗鹽。
粗鹽不僅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雜質,還不易儲存。
空氣稍微潮溼或溫度稍高一些,粗鹽就會出現反水的情況。
所以,純度更高、口感更好、也更容易儲存的精鹽,必會成為全世界的搶手貨。
提純粗鹽需要化學處理,這就要靠羅自西和東籬採菊他們了。
但,秦川知道一些大概的方法和過程,這在後世的初中化學課中有學過。
他的打算是建實驗室,專人研究。
以後,每一個新專案都要建專門的實驗室。
除了製鹽實驗室之外,他還要建發動機實驗室,專門研究斯特林發動機,而且他很快就會提出蒸汽機這個新專案,然後扔給手下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