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先生,我聽徐先生說,您在法國時還在飛機廠裡工作過。”
緩緩點頭,看著手中那造型古怪的臉甲發著呆,湯仲明只是機械的不時曲起食指,在上面敲兩下下意識點頭。
瞧,這便是君子,事無不可對人言。
“其實既然徐先生也在昆明,而且我們還是傘兵學校,將來美國來的志願援華飛行隊也會到達那附近,想來您要是能到那裡去,肯定會起到大的作用。”
“容我考慮下吧。”
心情低沉的湯仲明應了句,張四行知道資訊自己已經給的差不多了,下面就看他如何想這件事了。
“事實上湯先生,在下認為沒什麼好考慮的。”
一句話張四行就把湯仲明說的十分不爽的人斜了他一眼,感覺他實在太性急,也實在逼人太甚。不過張四行可不給他機會,讓他多思考下去,畢竟張四行下面還有得忙呢。
“湯先生,事實上我還真就不看好水煤氣。畢竟國內除去大城市有水煤氣生產裝置,其他地方……另外咱們去的可是昆明……”
“你又何必安慰我,有了一氧化碳氣罐就可以利用煉焦裡產生的大量一氧化碳……”
如果不用煉焦產生的水煤氣,那麼就依然還是需要木炭代油爐。不,是依靠這個原理用木材來產生煤氣,畢竟他們去的是昆明,那地方別的東西不多,木材肯定不缺。
事實上張四行還就真不看好水煤氣生產的事情,畢竟那玩意需要的裝置比之木炭代油爐難得多,因為相比之下系統更為龐大。
那麼大的東西,鬼子的飛機會看不到,一枚炸彈下來……
“湯先生,您忘了,我們國家可在打仗呢。鬼子的奸細又多,保不齊傳到鬼子耳朵裡,派些飛機一炸,那咱們不就抓瞎了。所以我們可以兩手都要抓,兩手都很硬……”
乾餾木炭生產一氧化碳的裝置可大、可小,甚至挖個山洞就放得下。甚至如果可以的話,他還計劃到國外尋找高壓氣泵。
試想只消每個站點可以自己生產一氧化碳、自己灌裝,那比建立起一條道路用卡車運要方便的多,所以他沒理由放棄簡單的木炭代油爐而轉向水煤氣。
而在戰爭中,小型、廉價的木炭一氧化碳氣體發生氣更合適。
“不瞞你說湯先生,我從四行倉庫一直打到金陵保衛戰,唯一我感覺就是咱們的坦克、飛機、大炮太少。所以咱們需要大量能源,讓我從德國帶回來的裝置動起來。只有它們運轉,我們才能有效降低前線戰士們的傷亡,湯先生,我親愛的湯先生,就算在下替前線的戰士們求您了。”
感覺自己似乎被眼前這個傢伙說動了,湯仲明看著張四行,但心中又格外懷疑。他不理解的是,難道眼前這個傢伙還打算用一氧化碳氣體驅動坦克、飛機、機器。
這,可能嗎?
其實倘若湯仲明稍微深想一下就明白,張四行的想法哪會只有這麼一點。
機器動起來需要的絕對不是氣體發動機,機器想要平穩的轉動,那麼需要的就是電力。
而連帶著發動機的小型汽化爐生產的能源,可以輕易被電線收集到一起,然後驅動機器。
至於轟炸……漫山遍野的小發動機,炸得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