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自然能感受到劉諭的情緒,可是即便是面對死亡,諸葛亮的臉上仍舊是掛著淡淡的微笑,說道:
“還真讓德興說中了,我這不爭氣的身體,看樣子是撐不回去了。”
“往後的事情,就要交給你們了。”
“將你喚來,是有一件要事交代於你。”
劉諭卻是不願意見到諸葛亮就這樣死去,搖頭哽咽的說道:
“丞相,不會的,您一定不會有事的。”
“丞相您精通奇門遁甲之術,有種續命之法,叫七星祈禳之法,丞相何不用此法延壽?”
諸葛亮聽到劉諭的話後,暗淡的眼神猛然一亮,說道:
“德興也知其法?”
“聽說過一二。”
劉諭當然不知,只是上輩子三國演義上所說,只是不知道真假。
不過不管如何,劉諭也希望諸葛亮能試一試,他實在不想看到諸葛亮就這樣死在自己面前。
“我素知此法,但是此法卻是與天爭命,逆天而行,不知天意如何?”
“既然如此,請丞相速速使用此法延壽。”
“我已令伯約下去安排,若是成功,我可延壽一紀。”
諸葛亮面色平淡,好似在說一個別人的事情,與自己無關。
“到時,你可在帳外陪同伯約一起,為我護法。”
“諾!”
劉諭心想,這一次他絕對不能讓魏延踏滅主燈,到時候務必要讓諸葛亮延壽成功。
但是劉諭轉念一想,若是諸葛亮延壽成功,他還會撤軍嗎?
若是蜀軍不撤軍,那他不就死定了?
一時之間,劉諭陷入了糾結當中。
諸葛亮的聲音卻是再次在大帳之中響起,說道:
“若是我真不在了,希望你能規勸好文長,不要和威公交惡。”
“到時候我會把兵權交給威公,你務必要阻止文長,不可使他一時衝動,害了我大漢十萬大軍。”
劉諭心中一驚,沒想到諸葛亮最終還是相信了楊儀。
不過想想也正常,畢竟楊儀是文官,在軍中並沒有魏延得軍心。
如果交給楊儀,他只能按照諸葛亮的吩咐,緩緩撤回蜀中,即便他有什麼心思,一個文官長史,也駕馭不了這麼多的驕兵悍將。
但是魏延不一樣,作為如今資格最老,權勢最重的將軍,如果他獲取兵權,一旦有了異心,這蜀漢還有誰能制他?
更何況,魏延一心北伐,如果諸葛亮病逝,孫權退兵的情況下,還要堅持北伐,那簡直就是給司馬懿送人頭。
魏延怎麼也不可能是司馬懿的對手,更不用說司馬懿背後的曹叡朝廷。
無論哪種原因,諸葛亮都不會把大軍交給魏延,楊儀是諸葛亮最佳的選擇。
而劉諭則是諸葛亮給魏延留下的一線生機,若是劉諭能勸得住魏延,則魏延還有生路。
若是勸不動魏延,則魏延就是自找死路,當然劉諭大機率也會跟著魏延一起,被楊儀所殺。
想明白前因後果,劉諭緩緩拜下,朝諸葛亮說道:
“卑職遵命。”
見到劉諭這麼慎重,諸葛亮欣慰的點了點頭,隨後繼續問道:
“我聽聞,你從雍城帶回來一個少年?”
“這名少年有什麼特殊之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