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易看著火星的地層影象。
除了奧林匹斯山高高隆起的地層,還有另一邊對應深深凹陷崩潰的地層。
其餘區域的地層結構雖然千瘡百孔,每一個創口和孔洞都是火山爆發遺留下來的痕跡。
但地層的結構卻保持著大體的完整,完全不像是被一個小行星撞擊留下的跡象。
“如果是小行星撞擊,能夠在星球的另一面製造出這麼龐大的奧林匹斯山,那麼整個星球的結構都會被撞得稀巴爛,不會說保持著大體完整。”
“這表現,更像是一個蘊含龐大能量的高速物體給擊中。”
“因為速度過快,能量集中,龐大的能量不等完全散開就穿透了整個星球,在星球的另一面製造出21公里,太陽系最高的奧林匹斯山。”
陳易開始一點點的分析。
小行星的撞擊,看似能量很恐怖。
但這個能量是建立在龐大的質量基礎,實際因為速度不高的原因,撞擊的能量只會整體性的傳播,不會點狀的穿透。
只有高速物體的撞擊,因為能量是建立在速度之上。
因為強大的速度,撞擊的一瞬間,能量就會洞穿物體,形成點狀的穿透。
形象點比喻。
小行星撞擊就像是錘子砸,一錘50,大錘砸下去,星球稀巴爛。
當然,因為星球的質量太大了,萬有引力的相互吸引,哪怕變得稀巴爛也能重新聚合。
而另一個是子彈打,嘭地一下,子彈幾乎穿透星球。
星球這邊的進彈孔只留下一個點狀的凹陷,而另一邊卻因為能量擴散,形成一片高高的隆起。
“易哥,你說火星的奧林匹斯山是高速物體撞擊形成。”
“什麼樣的物體,能夠差不多穿透整個星球,製造出這麼一座高聳的山峰?”
旁邊的秦小漁聽到陳易的分析,有些好奇地詢問。
“這樣的物體不太可能是自然形成。”
陳易想了想,說道:“我能想到的就三種可能,流浪地球看過吧?”
“看過,第一部還是易哥你帶我去看的。”秦小漁點點頭。
“第一個就是裝備了行星發動機,加速到恐怖速度的小行星,撞擊火星。”
“因為引發了全球火山大爆發,再加上億萬斯年,小行星的痕跡已經完全被掩蓋抹除。”
“第二個是超新星爆發汽化周圍的星球,但有星球的核心沒來得及汽化就被加速到一個恐怖的速度,經歷無數年的飛行,正巧撞擊到當時的火星。”
“最後一個可能性,那就是質量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