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青年愛情故事》這個主題。
經過多輪篩選,最終郭齊選中的歌曲是一代神曲,
《愛情買賣》。
這首歌曾緊隨《那一夜》之後,位列網路十大惡俗歌曲榜單第二。
口水化毫無內涵的歌詞,毫無營養的洗腦旋律,曾讓無數人對他深惡痛絕。
但以上兩種特點,恰恰能擊中國內最廣大的受眾。
作為當年火爆全國的神曲,這首歌能這麼紅自然有它的道理。
如果直接照抄,恐怕不僅不會掉粉,反而會和《滑板鞋》一樣繼續引發追捧。
所以要採取部分魔改措施。
透過對當前世界青年偏愛的網路文學和影視漫畫等內容做研究,
郭齊醒悟,自己之前犯了個大錯誤!
在判斷什麼東西是否能火時,他沒有代入本世界居民的角度,依然站在穿越前的立場。
但他忽略了,穿越前後的世界,娛樂產業的發展存在很大區別。
雖然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催生了CAPO平臺,也加快了各大影視影音公司的發展。在它們的帶動影響下,各種新興型別的演藝創作紛紛湧現。
但與前世相比,整體依然處於初級階段。
比如說影視劇,歷史正劇和家長裡短的倫理劇佔據主流,愛情劇開始流行,諜戰劇和都市職場劇等新興劇種僅僅是初現雛形。
再比如說網文,男頻一片異能法師退婚少年橫掃一切,女頻則是各種霸道總裁愛上我。
音樂上,也是類似的軌跡。
目前樂壇流行芭樂,排行榜大多是風花雪月的抒情歌曲。雖然逐漸有很多海外新興音樂風格進入,但相對稀缺。
在郭齊看來應該是人人喊打的惡俗神曲,其實尚未在這個世界流行開來。
原本的神曲,在現在的世界很可能會被當成創新曲風。
就好像當年《老鼠愛大米》的爆火。
在現在聽來,這首歌旋律毫不出眾,歌詞也不洗腦。整體可謂是毫無亮點。
但在當時的聽眾看來,這種貼近網路文化的新型歌曲非常新奇,受夠了樂壇千篇一律風格的聽眾,靠追捧網路神曲來宣洩對樂壇積壓已久的不滿。
想通這一層,郭齊也就釋然了。
雖然在前世《我的滑板鞋》被封為網路惡俗歌曲代表,但在當今世界,這就是聽眾們很少聽到的創新曲風。
就是在貼近群眾而歌唱。
就是在做群眾喜聞樂見的音樂。
幸好因為種種原因,《我的滑板鞋》並沒有出圈,討論熱度大都集中在阿爾卑斯電臺。否則很可能引發更猛烈的市場反饋。
認識到這點,郭齊還敢選擇神曲《愛情買賣》,是有原因的。
神曲雖好,主要原因是洗腦的旋律容易引發人跟唱。
單就歌詞而言,可謂是毫無文化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