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向冷著張臉不苟言笑的父親,在得知大隋滅亡的訊息後卻顯的分外開心,竟難得誇讚了沈箏幾句,雖然只是食量見長之類不痛不癢的話,但那也算誇讚不是?
沈箏很意外,也笑了笑,覺得手裡的包子更香了些。
然而今日的喜事似乎格外多,繼難得的誇讚之後,父親忽然拍板決定,說不走了!
就在柳州定居!
沈箏聽的呆了,連包子掉在地上都不自覺。
就這樣,他們在柳州安了家……
也許是過去逃命日子保留下來的習慣,他們沒有把家安置在柳州城裡,而是落座在城外三十里的瘴雲山。
百里山脈,六月毒瘴,這是一處普通人根本不敢隨意進入的野地。
沈箏跟著往返了幾趟,父親只說了一個“好”字,新家地點就這麼成了。
就在山脈腹地,毒瘴最濃的地方。
新家建立的基礎很顯然就是房子,大山裡不缺木料,用不著瓦,鋪了茅草一樣可以避雨,沈箏和父親一起忙活,沒多少日子便豎起了三間木屋。
父親難得有雅興,還在屋前豎起籬笆,均勻了插了排他不知名字的枝條。
就這樣沈箏一家在瘴雲山安然過了一個冬天,第二年春天春雨將臨之時,木屋前迎春花開,沈箏才知道原來去年種下的東西叫做迎春花。
那一年,沈箏十三歲。
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乾枯灰敗的枝條竟是可以開出花來的。
“無論曾經的日子有多麼不堪回首,該開的花,還是會在春天到來時準時盛開。”
父親摸著沈箏的頭,對他微笑,
“所以,永遠也別對這個世界感到失望!”
人間值得。
風霜雨雪也一樣。
十三歲的沈箏聽的懵懵懂懂,他不太明白父親的話,只是覺得漸漸有了幾分家的味道。
三月時,父親教給了沈箏和弟弟沈方浩一套呼吸吐納的法門,叫他每日六個時辰,務必勤加練習,沒有達到要求就不許踏出屋門半步,交代完,便離開了瘴雲山。
走時揹著槍,那杆不知道擱置了多久黑槍。
也同樣是那一月,唐國南域突厥跨過長城,攻破山海關,大肆侵略帝國版圖,唐帝雷霆震怒,一紙皇榜御駕親征,與兩位鎮國將軍為首,統領三十萬大軍遠赴大漠鎮壓突厥,安寧不到一年,戰亂再起,雖然戰場遠離中原,但陡然增加的賦稅與徵兵依舊是讓剛剛喘口氣的百姓苦不堪言。
田地荒蕪,牛羊稀少,人間再次陷入一片荒蕪景象之下。
對沈箏而言,這段“亂世”真是他十三年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家有了,不用過到處漂泊的日子,古板嚴肅的父親出了遠門,也不用擔心完不成每日裡交代的作業而被訓斥,他雖然不愛說話,但並不喜歡憋悶。
弟弟沈方浩倒簡直是像父親的翻版,每日裡起床穿衣整理床鋪一絲不苟,明明才是個十歲的娃,卻早午晚清茶不斷,上午練拳,下午打坐吐納,每日裡沉默不言,牽掛,眷戀,愛護,彷彿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都不在他的眼中,只唯有在面對翠色山脈時才會露出些許笑容。
“站在一座高山頂上俯瞰,山下的一切便微不足道,你也是這樣認為的吧,哥哥?”
沈方浩經常對他說這樣奇奇怪怪的話,沈箏聽不懂,只是覺的這樣的心態好可怕,就像廟裡的泥胎神像,初見威武不凡,細看卻空洞的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