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覺得捉對廝殺有些太過呆板,鸞墨與鸞真在短暫的試探之後,立即於彼此間交換了一個眼神,霎時步法大變,二人身形倏閃。而與他們兩兩相對的步勤練與秦祿則僅是稍稍一怔,就驚見下一瞬出現在自己身前的,成了這對鸞家姐弟中的另一個了。
這變陣乍一看,倒是頗有些田忌賽馬的意思,宛若覺得鸞墨比不過步勤練,但要勝於秦祿;而鸞真誰都比不過,但拖拖時間倒也可以……於是,便以鸞墨對秦祿來以求急勝,以秦祿對步勤練好求拖延了。
但實際上,此舉含義卻並非如此。
鸞家姐弟身為姐弟、又是同門子弟,自然平日裡並無少操練二人合戰時的陣法……而此刻她們二人的打算,也正是如此。這二人之陣乍看之下,倒還是如先前般一對一的各自為戰——卻在實際上,他們二人不斷變換的步法早已不斷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是隨時隨刻都可以出其不意地再對換一下位置,來一式猝不及防了。
便就聽‘咚’的一聲。
是鸞真用手中黑刀砍在了步勤練的拳頭之上,再乘著她的洶湧拳勢急退而去,一招反身橫掃就往秦祿的腰間斬去;而先前一直與秦祿交手的鸞墨則在此刻立即縱身一躍,於半空翻身落下兩刀斬於步勤練的頭頂,斬得那靈氣飄蕩不已。
如此一來,先前要追擊鸞真的步勤練被鸞墨止住了勢頭,只得舉拳招架;而方才一直在和鸞墨周旋的秦祿則被她遮擋了視線,這會兒冷不防地看見鸞真一刀斬來,只得微微睜眸,一踏右腳急退三步,放棄了和步勤練前後夾擊的打算。
便見這會兒看似場上仍舊四人,以二對二;卻在這二人陣法的加持之下,變成了以二對四,是無論步勤練還是秦祿,都得同時提防這對鸞家姐弟了。
而這突如其來的展開,倒也與武人境界評級中的幾個誤區比較類似。那些不懂武的外人們,聽說一個百人敵,又聽說兩個敵半百,便是自然而然地會下意識以為,兩個敵半百相加,是五十加五十,便正好是一個百人敵了。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若要按照這鸞家姐弟此刻的表現來說,兩個名義上的敵半百若能有如此出色的默契,那大約會施展出一加一大於二的實力,要將那個名義上的百人敵給耍的團團轉了……也即,名義上的百人敵,比不過兩個名義上的五十人敵——而所謂名義上的百人敵,也即氣息流轉達到了要求的百人敵。
那若不是名義上,而是實際上的百人敵呢?
那隻怕即便來五六個敵半百,都不一定能有勝算了。
只因真正的百人敵,依照大夢武人評級的規矩,是指能在一百名全副武裝、協調良好的披甲士卒圍攻之下,依然能屹立不倒,並將這百名甲士悉數殺死之人。這樣的百人敵,便是猶如原野上的獨狼,又會何懼於你羊群的多寡?
那單純的加法,在這裡就是根本行不通了——約莫來講,只怕這真正的百人敵與敵半百之間,還差了一個名義上的百人敵了。
但很可惜,在這世上,尤其是在大夢夢醒之後,這種評級標準基本上也就存在於眾人的臆想之中了——現實裡,又怎可能為了測一人的功力高低,去拉一百名精兵強將來給你殺?即便是深居宮中的聖皇天子,也沒會無聊到這般做啊!
真正運用這一套評級標準的,也多半隻有那些在大夢開天之時東征西討的武人,與大夢夢醒之後廝殺於亂世之中的武人了……而那些時候,距離現在北軍武、南雍華,雖偶有大戰常有小戰,但大體上還算南北泰平的局面來說,已是過去七八十年了。
倒也即是說,如今世間也就只有活了超過百歲的武人,才會是真正的‘大夢武人’了。
……便是橫豎想來想去,倒也似乎還有那麼一位在世。
可話說回來了。
此刻這正廝殺於南門寨裡的四人,都不是。
步勤練與秦祿顯然不是,而生而為妖的鸞家姐弟,雖說應該能活很久……但看她們二人與前者小心周旋的模樣,那大約也不是了。
雖說此刻是她們佔盡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