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
“八十!”
“四十一!”
.........
“五十回合!”呂典氣呼呼道,“我等乃堂堂軍人,乾脆點!”
.........
“四十五回合!”
“成交!”呂典喝道,“你退兵百丈,只留陳有小子!”
“只退三十丈!”
“九十丈!”
.........
一番討價還價後,楊隼率兵退後四十五丈。
就見山門大開,呂典手提兩把開山大斧,健步走出,身後二百兵士湧出列隊,大牆垛口處,箭拔弩張。
呂典虯髯怒張,也不說話,掄動雙斧,向段有攻來。段有收斂心神,使出“打狗棒法”封字訣招式,與呂典遊鬥。
在青土湖時,段有與獨眼鬼相鬥,即對破雙斧戰法諳熟於心,現呂典雖比獨眼鬼強了不少,段有亦非當日可比,其封字訣中“餓狗攔路”、“母狗護雛”、“犬牙交錯”三路棒法使出,靳溢亦無可奈何,何況呂典乎?
楊隼初時對段有擔憂,十招過去,即放下心來,心道,平城擂臺魁首,果真不同凡響!更難得的是,段有雖仇敵在前,卻能靜心斂氣,穩紮穩打,頗有大將風度。一個十七歲少年,能面對殺父母仇人而不心浮氣躁,實屬難得。即暗暗示意身邊數十名精兵強將,慢慢近前,依計行事。
兩人鬥了近四十招時,呂典發急,大吼一聲,雙斧圓掄,猛虎般撲向段有。段有一招“搖頭擺尾”,緊接著“棒打狗頭”、“歹戳狗臀 ”兩招接連使出,呂典雙臂中棒,雙斧脫手。
呂典一怔,繼爾雙手成爪,口中荷荷,向段有撲來。段有說聲“來得好!”棄了竹棒,迎前半步,左手劃一半圓,擋住呂典右爪,右手一掌推出,“嘡——”地擊中呂典胸口。呂典後退間,段有又一招“亢龍有悔”擊實,緊接著一招“龍躍在淵”,呂典小腹中掌,頭前腳後,飛向己方軍士堆中。
在兩邊軍士驚呼聲中,就見段有撲身飛出,兩手握住呂典雙足足踝,挫身移步,將呂典龐大身軀掄起成圓,一圈圈砸向後涼軍士,口中大喝:“跪地投降!”向山門逼近。
此時,楊隼已率兵飛騎而至,山門前混戰一片,大牆上箭如雨下,卻不敢射向段有這邊。
段有以呂典為兵,擋者成片倒下,山門口密密扎扎,後涼軍擠著一團,在一小鬍子頭目指揮下,長槍成排,齊向段有刺至,已不管呂典死活。
突然,山門內響起一聲大喝:“跪地投降!”
就見三人揮棍擊殺而出,卻是陳忠三人。正當此時,大牆上亦響起“跪地投降!”喝聲,後涼軍士接連從垛口處直摔而下。
段有將呂典往空中一掄,一掌推出,軍士紛紛倒地,連推三掌,已進了山門,與趕到的楊隼等人,並陳忠三人衝上大牆。
大牆之上,卻是陳積率兩人與後涼軍士相鬥,段有喝一聲“跪地投降!”一掌將撲來的三人拍下大牆,游龍十八掌使出,擋者披靡。
牆上牆下,一片聲“跪地投降!”,後涼軍負偶頑抗者盡數被斃,剩一百多人跪於地上,雙手高舉。
這一仗,勝得有驚無險,酣暢淋漓。
陳積、陳忠等六人齊向段有拜下,段有問:“玲兒呢?”
陳忠說道:“師姑不在此處,只有段老爺他們。”
段有心一沉,捏住陳忠臂膊,聲音由不得發顫:“你說甚麼?玲兒不在此處,在哪裡!”
陳忠說:“師父,我們找遍了蓮花山谷,確無師姑。”
段有衝下大牆,至山門口,正遇段景提了呂典人頭進來,飛起一腳,將呂典人頭踢飛,至門外跪地的一排後涼軍士前,劈手提起一人,喝道:“玲兒何在!”那兵土哆嗦間,段有摔下,又提起一人,“玲兒何在!”一連提了四、五人,突地轉身衝入山門,向谷內飛奔而去。
楊隼忙與段奎、段豐、陳積、陳忠幾人追去,就聽滿山谷皆是段有呼喊聲:玲兒——玲兒——
追出四、五里,遠遠見段有立於一胡楊樹前,雙手高舉,向天嘶吼:“玲兒,你在哪裡!玲兒,哥哥來接你!賊老天,你把玲兒藏哪裡了!”
“啊——”就聽段有怪叫一聲,一掌拍向胡楊樹,那樹齊茬飛出,轟然撞向前方葡萄架,數丈葡萄架一片狼藉......
(到縱橫中文網看正版《繼絕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