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段有剛練完功,石達一人來訪。
漢幫幫主石達五十多歲,身體壯實,只是頭髮已花白。進得屋內就抱拳向段有鄭重一拜,說道:“段公子前日救了敝幫石開與楊鶴、楊鷗等兄弟,今日正式前來道謝。”
段有回禮道:“那日正好遇到,順手而已,還結識了姚仁幫主,石開副幫主,楊鶴堂主等幾位朋友,在洛陽又倍受貴幫關照,應是我向石幫主道謝才是。”
石達說道:“段公子仁義之人,佩服,佩服。我石達不太會說話,但心中亮堂,一句話,但凡有事,段公子開口便是,我漢幫上下,絕不含糊。”
兩人喝茶間,石達問道:“前日拓跋皇帝所封蕩寇將軍之事,公子可曾回覆?”
段有說:“我午後即去世子府回覆,找尋舍妹最是要緊,其他事宜,日後看情形再定奪。”
“看來公子對將軍之封不感興趣?”石達問道。
段有沉默一陣,看石達鄭重模樣,雖不知其意,但還是點了點頭。
石達臉色忽然活泛起來,一會說道:“我想將漢幫託付於公子,不知你意下如何?”
段有一怔,並未說話,等石達把話說完。
石達接著說道:“我已五十有七,精力不足,人亦遲鈍起來,年前就想卸了這幫主之位,交於石開。石開為人豪爽大氣,武功又好,但遇事易衝動,不計後果,因而一直猶豫不決。自遇到公子你後,我心頭豁然一亮,你是漢幫幫主最佳人選。”
段有問道:“此事石幫主可曾與石開副幫主商議過?”
“尚未商議。”石達說,“石開是我親弟,公子要接任,他是不會有異議的。”
段有若有所思。率一幫江湖好漢,找尋段玲,確是容易不少,但石幫主數十年辛苦創立的偌大幫派,不能為他一人效力而找尋一個人。石開表現,已視自己為下任幫主的不二人選,處事已有決斷之舉,若是幫主之位突然易於他人,無論是他段有還是誰人,石開心中必定不爽。人往往如此:能作朋友,卻不能共事,更遑論成為上下級。況且他根在涼州,那兒有他三四十個兄弟,身處異地,總有飄零之感。
石達眼瞅段有,頗顯熱切。他其實不知,段有卻在想合適措辭婉拒他。
一會,段有面向石達,神色誠懇:“多謝幫主美意,段有心領,但貴幫幫主一職,還是石副幫主接任合適,若是貴幫有用我之處,段有必定盡力而為。”
石達眼神一黯,隨即爽朗一笑,說道:“也罷,也罷,我只是心有此念,前來與公子商議,如此也好,倒解了我心上包袱。此事不再提,喝茶。”
段有直覺得如解揹負,石幫主通情達理,他亦一身輕鬆。辭人美意,確如重負在身。
石達走後,段有即去世子府,向拓跋嗣明言己意。拓跋嗣早知留不住段有,兩人身心皆無負擔。回來路上,有多人認出段有,臉露崇拜,大呼小叫,有幾個少年嚷著要拜他為師。他繞路疾行,避開眾人回府。
此後數日,段有每日練兩個時辰功,便出門,逐街逐巷尋找段玲,打聽音訊,天黑回府,再行練功。拓跋嗣來過兩次,段有讓其自忙,不必顧及他,若有段玲訊息,即時告之即可。拓跋雷雲、石達、石開三人隔時前來寒敘一番。多的時候,段有一人獨處,並不覺寂寞,倒顯得隨意、自在。
這日上午,段有剛練過功,忽聽有人扣門,開門一看,卻是一十三四歲少年乞丐,蓬頭垢面,衣襟襤褸。
段有說道:“小兄弟稍等,我帶你去吃飯。”因朱元等人之故,他對乞丐頗有親近之情。
少年乞丐卻搖頭,說:“段有哥哥,我叫大牛,我有陳玲訊息。”
“玲兒!”段有隻覺一股熱血衝頭,一把拽了大牛臂膊,“她在何處?”
“在田家莊。”大牛眼睛亮亮地望著段有,“我帶你去。”
“好,我們快走!”段有急著出門。
大牛說:“得走三天,帶上盤纏。”
段有疾進屋拿了盤纏,與大牛急急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