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到院門口,卻是兩人一馬,其一人橫俯馬上,似已受傷,另一小個子將受傷之人扶下馬,向院內喊道:“有人嗎?叨擾了。”
段有聽得真切,叫一聲:“彬弟!”跳下屋頂。
來人是楊惠彬!
“有哥,怎的是你!”楊惠彬大叫。
兩人四手相握,驚喜不已。
楊惠彬連聲讚歎道:“擂臺賽魁首,有哥厲害,厲害!”
那受傷之人卻也是熟人:岱欽,涼州高溝堡瑞安府所見莽漢。
段有與楊惠彬將岱欽攙扶至火堆旁躺了,兩人便敘說別後情形。
楊惠彬與段有山中一別後,復到洛陽、長安等地找其父楊元壽,不得,心中一直記掛著段有所說《青囊書》被姚義盜搶之事,便蟄伏長安,伺機盜回,奈何一直不見姚義。數日前,突有人傳訊:武川有十萬火急之事,便飛馬趕往武川。今日路遇一重傷之人攔路,自報名姓,說是叫岱欽,求他到平城給段有傳一句話:陳義在武川西南百里的路王堡現身。他與段有交情不淺,又知陳義便是姚義,便帶了岱欽到此處安頓,意欲今晚到羊背山後,託人到平城,未料卻巧遇段有本人。
岱欽則是自離開北涼高溝堡後,帶手下兄弟四處探查陳義下落,終在數日前於路王堡發現其人,便設伏截殺,卻被陳義等人反殺,岱欽手下十幾號人全部死亡,他也身中兩箭,若非手下兄弟拼死掩護,業已喪命。
段有聽了,便想明日一早約楊惠彬去路王堡。陳義武功,他了然於心,近幾個月間,自己打通任督二脈、手太陰肺經等四道正經,功力早已非瑞安府與陳義比武時可比,聽聞陳義騎射功夫厲害,但只要近身,他有信心戰勝任何對手,就算是洛陽茶館中江湖客口中的武功翹楚,他也不懼。
岱欽卻苦笑一聲,說道:“少府主,以你武功,對付陳義自不在話下,但他手下還有三大高手,雙拳難敵四手,冒險不得。我本意,是請你約上人手,待我緩上六七日後,我們同去,我以死護你,誅殺陳義。”
楊惠彬說道:“陳義手下有三大高手?可是一個使雙錘,一個使槍,一個使刀,都是年近四十之人?”
岱欽點頭。
揚惠彬與段有相識一笑。此三大高手,正是鮮卑幫洛陽堂堂主慕容時,氐幫長安堂堂主青韋,羯幫洛陽堂堂主陸聞鼓,皆已交過手的,兩人要對付這三大堂主與陳義,應有六成以上把握。
楊惠彬起身道:“有哥,岱欽兄,我有急事,先走了,待武川戰事一了,我必前來,你倆在此等我。只要姚義在大魏,我定不放過他!”便要動身。
段有卻攔了楊惠彬:“武川戰事,和哪國打?”
“蠕蠕國。”楊慧彬說道,“你在平城,難道不知?我昨日回大魏就聽到百姓議論紛紛,說蠕蠕人兵犯武川,我父親八百里加急飛報朝廷,前日拓跋世子帶兵兩萬親征,你不知道?”
段有赧然道:“我前日被人誑至田家莊,確是不知此等大事,我若知曉,定隨拓跋世子前往武川,保護他,殺敵兵。”
“真的?”楊慧彬喜形於色,見段有鄭重點頭,轉向岱欽,“岱欽兄,你一人能否挺過?”
“無大礙,靜養三日便好,你倆放心去吧。”
段有、楊慧彬兩人便將岱欽與火堆移至屋內,把身上乾糧、水一古腦兒留給岱欽,留了聯絡記號,封了院門,策馬弛向村外。
兩人向東北方向行得不久,楊慧彬吆馬向北,帶段有進入山中。段有記得楊惠彬說過要到羊背山,也不說話,一路跟行。
山不高,樹繁茂,雖無樹葉,卻是枝丫橫生,遮天擋月。不久無路,馬不能行,兩人便下了馬,曲折迂迴,摸黑疾行。
至一山嘴處,突從兩側跳出四道黑影,手中大刀映光,一人低喝一聲:“何干?”
“武川盟。”楊惠彬答道。
四道黑影閃身樹後不見。
再行一陣,又有四道黑影擋路問話,楊惠彬回答“武盟”二字後,順利過關。
第三次,楊惠彬回了“川盟”二字。
第四關,只回了一個字:“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