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一幕,還發生在工業署。
前往這裡的戰略賬房,就輕鬆了很多,因為工業派的六署之一工業署就在工業之城裡。
不過,要想找到工業署署政張燾卻不容易,因為他很少像東林黨官員那樣在衙門裡只圖享受,不去幹一些實事。
張燾很少呆在工業之城裡面,就是因為他經常去輕工業中心和重工業中心來回巡查,協調這兩個地方的工業建設情況。
就在這兩年,張燾又多了另一項重任,那就是去未來的天津港進行巡視。
天津港附近找到一片廠房,一處適合造船的廠房,以後在這裡將會成立大明第二家能夠製造蒸汽機船的造船廠。
戰略處賬房去找張燾的時候,比較幸運,張濤剛從天津港回來,他正在重工業中心巡視硫酸廠。
這也是張燾的一個習慣,每次從天津港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巡視硫酸廠。
畢竟,硫酸廠作為工業派現在最高危的一個工廠,隨時有可能發生洩漏危害工人們的安危。
張燾每次離開重工業中心的時間長了一些,也不顧硫酸廠飄散出去的硫酸氣體,會對他的身體造成怎樣的傷害。
都會第一時間就去巡視硫酸廠的安全問題,尤其要勘察鉛室,看一看是否有裂縫。
雖然硫酸廠的硫酸供不應求,但工人們的安危更加重要。
張燾剛剛走出硫酸廠,對硫酸廠的管事們囑咐了一些事情,還沒有離開這裡。
一名戰略處的賬房騎著遼東大馬,衝到了他的面前,跳下戰馬說道:“責令,工業署署政張燾在7月初一趕到工業之城廣場。”
張濤看見戰略處賬房親自過來通知,知道一定是發生了大事,還是工業侯朱舜親自過問的一件大事。
從天津港趕到重工業中心,奔波勞碌了一路的張燾,也沒有說休息又是坐上顛簸的騾馬車趕往了工業之城。
七月初一。
是個大陰天。
沒有了太陽的曝曬,工業之城涼爽了很多。
朱舜和戰略處的幾位大才站在工業之城的廣場上等著,沒過多久,農業伯宋士慧率先帶領一大批京師大學堂學子趕到了廣場。
農業伯宋士慧立即過去行禮,恭恭敬敬的說道:“弟子,見過恩師。”
那些擅長農學的京師大學堂學子們,也是跟著一起行禮,恭恭敬敬的說道:“學生,見過山長。”
農業伯宋士慧行禮過後,帶著京師大學堂學子們找到屬於他們的位置,在那些長條板凳八仙桌上坐了下來,端起已經放涼了的茶水喝了一口。
沒過多久,基建署李州橋帶著一大幫擅長基建的京師大學堂學子們,也是趕到了工業之城的廣場。
李州橋帶著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們上前行禮,恭恭敬敬說道:“學生,見過山長。”
……
工業署,經濟署,宣傳署等等工業派六署,全部都到齊了,也是第一次把人聚集的這麼齊。
水泥廣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