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來看的話,東林黨明擺著告訴工業派挖了一個坑,就看工業派願不願意往裡面跳了。
這個坑,朱舜還真的準備往裡面跳,因為東林黨只算了蒸汽機的抽水能力,不曾計算了農業伯宋士慧等擅長農學的京師大學堂學子們,建立的高效溝渠排水系統。
再配上水泥廠的水泥,在特定的位置修建函洞、水槽、溝渠,大明蒸汽機灌溉十萬畝田地應該是不成問題。
朱舜把自己的意思大致的簡明扼要說了一遍,曹文耀和宋應升兩人果然不再爭執了,都贊同了這個最終決策。
既然能夠灌溉十萬畝的良田,東林黨明擺著就是把天津府知府送給工業派,為工業派即將成立的天津港搭建了一個強大的後盾。
當然,東林黨也不知道工業派下一步要做什麼,更不知道天津港的這個重大戰略,畢竟這件事的人少之又少。
就連工業派內部絕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更不要說是東林黨了,他們哪裡會知道天津港的建立。
就算是知道了,也只會以為朱舜只是為了賺一大筆銀子,卻不知道天津港對於大明在整個世界的戰略意義。
朱舜決定開始拍板這件事了,吩咐道:“這一次的爭奪天津府知府,不是一兩個人的事,而是工業派各個部門統籌作戰。”
朱舜做事從來不拖泥帶水,說幹就幹,既然已經決定了立即拿起毛筆手書了幾份文書。
交給了戰略處的三人,由他們安排下面的賬房,儘快把這些文書送出去。
京師大學堂。
南邊,十幾裡的一個田莊裡。
這裡大約開闢了上百畝的良田,田地全都是整齊的方格,還有更為先進的地方。
這裡的田埂和溝渠全都是水泥修建而成,雖然是泥濘的田地,看起來卻比很多達官顯貴家裡的宅子還要乾淨整潔。
農業伯宋士慧蹲在地頭,拿著一杆旱菸,注視著馬上就要收割的金燦燦稻田,笑容敦厚的抽著。
不遠處,一臺大明蒸汽機發出‘轟隆隆’的聲音,帶動抽水機正在源源不斷的往田地裡抽水。
水泥田壟地頭上,一名名擅長農學的京師大學堂學子,拿著一個個賬本正在記錄著水稻的資料。
等到這一批稻穀豐收以後,基因庫裡又要能增添不少種子了。
京師大學堂學子們頭頂雖然有著一個大太陽,所有人都沒有感到酷熱,熱還是很熱。
只是心情不一樣,想到基因庫又能增添不少的種子,真的不感覺到熱了。
農業伯宋士慧看著京師大學堂學子們滿頭大汗的記錄資料,想起了一件事:也不知道焦勖什麼時候能夠發明人工制硝的硝石,這樣就有大量廉價的硝石。
不僅能夠讓大明的軍費銳減,這種東西還能用來製冰,老百姓也就能夠吃上比較廉價的冰塊了,就能給這些在田頭辛苦記錄資料的京師大學堂學子們發放一些冰塊了。
農業伯宋士慧休息了片刻,站起身來,剛準備過去檢查這些京師大學堂學子們記錄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