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壽能夠為了麾下將領們的侄兒,敢與任何人決裂,就算他是遼東總督也不惜與他決裂。
祖大壽演完這場戲,罵罵咧咧的帶著人回去了,臉上雖然很是憤憤不平,心裡卻很明白一件事。
劉澤洪保不住了。
洪承疇要想保住遼東總督的位置,必須得殺了劉澤洪,要不然就是抗旨不尊。
有了抗旨不尊這個名頭,別說是拿下他的遼東總督官帽子了,就是把他送進大理寺監牢也是毫無異議。
三天後,事情果然就像祖大壽所預料的那樣,劉澤洪被推上了斷頭臺,一刀剁下了腦袋。
祖大壽當然帶著一大幫子親信參將遊擊們,以及駐紮在山海關內的祖家軍,裝模作樣的來了一場譁變。
當然,這個裝模作樣只有祖大壽一人,麾下的親信參將遊擊們瞧見祖大壽的那個架勢,還真的以為是要譁變了。
最後出來阻止這一場譁變的,反而是滿桂,滿桂不像祖大壽和洪承疇那般有那麼多爭權奪利的心思。
就像當初強塞了一個遼東總督,滿桂沒有任何異議的服從了朝廷的安排,甚至把麾下為了給他打抱不平準備給洪承疇一點顏色看的參加遊擊們打了一頓。
在滿桂的心裡,大明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他個人的榮辱不是很重要,甚至微不足道。
只要能保證大明的國門穩固,保證滿清不能越過山海關進入中原,誰當這個武官的頂點官階都一樣。
別說是強塞過來的是洪承疇了,就是一直不對付的祖大壽,也是被滿桂一直狠狠壓制的手下敗將,擔任了遼東總督也是毫無異議。
祖大壽正是看出了這一點,才敢把事情鬧得這麼大,不惜用譁變的方式來表達心裡的不滿。
他知道滿桂一定會出來阻止,阻止祖大壽和洪承疇這兩大軍頭的火拼。
整個山海關,也只有滿桂能夠阻止他們,不管祖大壽洪承疇怎麼的和滿桂不對付,但都對他的人品極其的佩服。
山海關上下,也都對滿桂一心報國的人品極其佩服。
再加上滿桂又是和曹文詔一樣,同屬於資格最老的遼東武官,很快就把有可能發生的譁變給壓了下去。
沒過多久,訊息就傳到了密雲縣。
朱舜和太子朱慈烺正在商定密雲縣土改最後一件事,課稅怎麼徵收。
在得到了這個訊息以後,又是相視一笑。
這條陽謀果然好用,但效果也很好,離間了祖大壽和洪承疇之間的關係,消弱了東林黨在遼東的勢力。
心情最好的就要說是朱舜了,因為他知道這件事不僅是消弱了東林黨在遼東的勢力,還殺了一名貳臣。
朱舜心裡的那個賬本,再次劃去一個名字。
燈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