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講武堂的四名班長只剩下了鄭成功一人,也是太子朱慈烺最為期待的一名學員,一次戰術思想闡述。
因為鄭成功是先生朱舜最為推崇的年輕一輩將領之一,另外一個就是屢立戰功的曹變蛟了。
曹變蛟可是能從孫傳庭手上接過總督大旗的,還是個少年的鄭成功不知有多少韜略,能被先生朱舜這麼的看重。
鄭成功站起身來,踢著正步來到了朱舜、太子朱慈烺、呂大器三人面前:“啟稟山長,學生鄭成功請求戰術推演。”
太子朱慈烺又看了一眼先生,先生還是那一幅讓人猜不透心思的滿臉平靜,點了點頭說道:“開始。”
鄭成功的小臉上多了幾分凝重:“學生看過那份見報以後,發現了一個極其嚴峻的問題。”
鄭成功的年紀雖小,但他的才幹卻是受到了陸軍講武堂學員們一致認同,聽說是一件嚴峻的問題,全部都是凝重的看了過去。
就在所有人滿懷期待,期待鄭成功能夠說出什麼高瞻遠矚的言論,卻等來了一句廢話。
鄭成功頓了頓,似乎是在努力壓制自己心裡的情緒:“滿清準備了足夠的糧草輜重。”
來聘剛才已經提到過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了,這是隻掌管上百人的總旗都明白的一個常識,老百姓都明白的吃飯道理。
滿清聚集十五萬的大軍進攻山海關,不準備充足的糧草,難道要看著十五萬大軍全部餓死。
這句話要是被邊關將領聽到,本來就看不起陸軍講武堂員們是一群書生武官,一定會大罵一句板腸了。
士兵要是沒有飯吃,不嘯營已經不錯了,哪裡還有力氣去打滿清。
這個道理都不懂還念兵書,看再多的兵法戰策也只是培養了一批紙上談兵的趙括。
有來聘的例子在,太子朱慈烺相信這個先生最為看重的鄭成功,在這種時候絕不會信口開河,應該是有他獨到的見解。
鄭成功沒有在意任何人的看法,小臉卻是越發凝重了:“學生斗膽問山長一個問題。”
“從漢代的匈奴開始,為何北方遊牧民族只要到了冬天就會拉起一支大軍進攻我中原王朝。”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為了金銀財寶、為了女人等等,但在這句話加了一個冬天。
太子朱慈烺有些明白了:“糧食。”
鄭成功的小臉嚴肅的點了點頭:“不錯,就是為了糧食,這也是北方遊牧民族難以成大氣候的根本原因。”
“各位應該聽工業侯講過400毫米降水線,知道糧食一直是制約北方遊牧民族難以成為真正心腹大患的根本原因。”
“糧食稀少,導致能夠養活的子民數目有限,每年到了冬天因為牧草的減少可以養活的子民更少了,只能到中原王朝來搶奪糧食。”
“可就在山長公佈的那份戰報裡,雖然在很不起眼的地方提到了一句,滿清準備了充足的糧草,但這意味著一件事。”
鄭成功忽然屏住呼吸,艱難的說道:“滿清已經不缺糧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