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英因為一名瘟疫病人,燒死工部尚書包括他全家的訊息,立即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巨震。
各種彈劾馬士英的奏章,雪片一樣飛進了崇禎的案頭。
崇禎連夜從龍塌上爬了起來,這麼著急,倒不是為了處理馬士英,反是為了給他一句支援。
誰知道馬士英從山東濟南府回來以後,根本沒有那個閒工夫和那幫子紙醉金迷的東林黨扯皮,又急匆匆的去了另一個地方。
根據東廠傳來的可靠訊息,順天府東南的河間府也發現了一例瘟疫,馬士英和宋應晶要趕緊把瘟疫給控制住,防止瘟疫傳遍整個河間府。
正在忙著改造宋氏飛梭織布機的朱舜,得知了這個訊息,臉上沒有太多的表情變化。
就算馬士英不把工部尚書一家燒死,朱舜也會想辦法把工部尚書張鳳翔給拉下馬,現在倒是省事了。
朱舜真正關心的,是由誰來接任工部尚書,不出意外的話,崇禎應該會安排一名嫡系官員,佔據這個天下最頂尖的六頂官帽子之一。
朱舜更希望徐光啟擔任工部尚書的位置,軍費開支一直是朝廷的大頭,原因就在於官僚鄉紳。
遼東說白了就是官僚鄉紳的錢袋子。
就拿王恭局下屬的火槍廠來說,一支鳥銃的造價高達十五兩銀子還多,這就離譜了。
朱舜以前看過譚綸的《譚襄敏奏議》,裡面清楚的記載了一支鳥銃的造價,一兩三錢五分銀子。
造價高了十倍還多,可見工部的那些官僚衙蠹,這些年貪汙了多少銀子。
吏治不是一兩個人就能解決的,相比較吏治,徐光啟更擅長火器的製造和番薯的推廣。
朱舜希望徐光啟擔任工部尚書的位置,只是覺的就算是要貪,還是讓西法黨人來貪,畢竟西法黨人拿了這些銀子不會用來紙醉金迷。
朱舜心底漸漸了一個清晰的謀劃,藉助宋氏飛梭織布機坑害晉商的同時,嘗試著把徐光啟推到工部尚書的位置上。
宋應晶忙著在順天府各地奔走,已經把宋家作坊全權交給大管家了,每個月查查賬本就可以了。
宋家作坊管理者的轉變,倒是給了朱舜一個意外驚喜,別看只是換了一個人,但是對於實業的制度來說,卻是一個極大的進步。
職業經理人的萌芽。
今天,是七百臺宋氏飛梭織布機徹底改造完成的日子。
看著一臺試執行的飛梭織布機,快速執行,大管家像是傻掉了一樣,站在原地,呆呆的說不出話來。
試執行了一盞茶功夫,確認沒有什麼問題了,朱舜囑咐了一句:“可以了,停下來吧。”
“咱們去門口等著宋老太爺說的那個大人物。”
宋老太爺早在第一臺宋氏飛梭織布機打造好了,就見識了這種飛梭織布機的神速,給他帶了極大的震撼,徹底改觀了他對於京師大學堂的看法。
宋老太爺見識了這種飛梭織布機的速度,第一反應就是炫耀,邀請多年的世交好友白山子過來參加剪彩儀式。
雖然不知道朱舜說的這個剪綵是什麼,大概應該是暖房的意思。
白山子是著名的水利大匠白英的後人,洪武年間,南北漕運癱瘓,白英幫助當時的禮部尚書宋禮治理好了水患。
宋禮絲毫不嫌棄白英農夫的身份,成為了朋友,宋白兩家也成了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