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燕王不聽樂間之言,以傾國之力攻趙,為了表示決心,燕王甚至決定領兵親征,以壯聲威。
燕國大夫將渠,本不贊同燕國攻趙。
奈何將渠看到樂間苦勸無果,也知道燕王決心,雖心中憂慮卻也沒有辦法。
然而,當燕王宣佈統帥偏軍隨慄腹出征以後,將渠再也按捺不住,出言相勸。
“攻趙之戰本不能輕啟,王上乃是至尊,更不可以身犯險。”
燕王聞言不悅,喝道:“寡人為燕王都不出戰,何人願意效死?”
“寡人心意已決,若有再敢言勸者,力斬不饒!”
將渠心驚膽戰,不敢再勸,只得吶吶退下。
燕將樂乘為樂毅後輩,心中也不贊成攻趙,只是慄腹權傾燕國,樂間、樂乘二兄弟也無可奈何。
樂乘看到將渠離去的背影,心思微動,急忙告退追了上去。
“將大夫且慢。”
將渠聽到聲音,轉頭看到是樂乘追來,臉色這才略微舒展了些。
“樂將軍追上老夫,所為何事?”
樂乘上前與將渠並行,說道:“趙國乃四戰之地,縱有昔年長平大敗,亦不可輕辱。”
“奈何王上如今被慄腹蠱惑,將大夫雖是金玉良言,仍舊難入大王之耳啊。”
將渠聞言,苦笑著搖了搖頭,嘆道:“與人通好約交,而反攻之,用兵不祥。”
“此戰爆發,禍福難料啊!”
看著將渠模樣,樂乘眼神微微眯起,壓低聲音道:“慄腹乃齊人,自從其成為相國以後,我燕國文武反而不被王上重視。”
“此番以舉國之力攻趙,王上居然讓慄腹全權掌兵,將大夫是否覺得有些不妥?”
樂間、樂乘兩兄弟,都是名將之後,驍勇善戰。
只是由於二人反對攻趙,燕王此次居然沒有啟用他們,反而讓慄腹執掌兵權。
樂乘兄弟本就與慄腹不和,雙方在朝中爭權奪利,由來已久。
本來樂乘兄弟執掌燕國軍隊,縱然慄腹成為相國,他們也絲毫不虛。
可是現在,舉國攻趙此等大事,都交由慄腹全權處理,也是在變相解除樂乘兩兄弟兵權。
若放任事情發展下去,燕國戰敗還好,只要獲勝,燕國真沒有樂乘兩兄弟立足之地了。
相比起耿直善戰的樂間,樂乘心思更加活絡。
思來想去,樂乘還是準備藉助將渠等人,參與到攻趙事宜中。
如此,縱然燕國獲勝,二人隨軍統兵,也能分到功勞。
哪怕最終兵敗,由於樂間曾經力勸燕王不可攻趙,也不會被追究責任。
別看將渠今日被燕王斥責,然將渠人脈極廣,對方真要發動自身關係,必然可以讓樂乘兄弟二人,參與到攻趙事宜中。
細細思索著樂乘的話,將渠深吸口氣,沉聲道:“樂將軍乃將門之後,知兵善戰,既然不能阻止王上攻趙,自然應當啟用樂將軍。”
“老夫不才,在朝中卻也有些人脈,只要極力舉薦,兩位樂將軍定可為國效力。”
樂乘聞言大喜,急忙拜謝。
就這樣,在將渠等燕國公卿舉薦下,樂乘跟隨卿秦,統兵二十萬進攻代邑,其中七萬精銳,餘者皆為老弱、女子,負責後勤運輸。
本來,樂間亦可跟隨慄腹統兵四十萬,進攻鄗邑。
只是樂間素與慄腹不和,再加上樂間心中惱怒燕王不聽自己建議,又覺得此戰勝率不大,故拒絕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