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姨婆親手做的農家麵條,我和黎昕都已撐腸拄腹。姨婆捧出豐富的山果讓我們嚐鮮。
晚上,黎昕住外間,我和姨婆躺在裡間的木床上。
她給我講母親小時候的趣事,講山村裡的家常。這一刻,我心未曾有過的寧靜。
窗外,月亮高懸灑下一地清輝。遠山如黛,層林似墨。
我在蟲鳴,流水,和姨婆的暱語裡進入夢鄉。
之後的幾天裡,我和黎昕就這樣做了幾天山野村夫,陪在姨婆身邊,家常裡短,一日三餐,平靜而無瀾。
我暫時忘記心裡頭那個地方的迷茫和彷徨。
離別時,姨婆站在村口,一直目送著我們車子拐進了另一頭,直到再也看不見。
我和黎昕折去了一趟車留鎮,找到了鎮上唯一一家超市,我想和老闆商量,讓每隔一段時間給姨婆送一次生活用品,老闆人很客氣的應好,當他聽了我說的地址時,便折回小房子裡,拿出一個筆記本,展給我看。
紙上似曾相識的字跡,倉勁有力。赫然寫著“淺灣村白玉霞女士”。
我不解,他給我解釋道:“這是七年前的一天下午,有個小夥子來我店裡,給我留下一個地址,留了一千塊錢,讓我每隔一段時間給這個地址送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當時他還問我要了銀行卡號,說他會每隔一段時間打錢進來,那時候咱們這裡還很落後,只因我當時開了一個小雜貨鋪,在合作社開了戶頭,我當時也沒太在意,只隔三差五送些糧油給那個老人。之後每隔幾個月還真就有幾百塊錢進賬。這麼多年,我一直履行著這個事,從沒間斷過。”
我和黎昕面面相噓。
那老闆又說道:“那小夥子高高的,長的挺俊。就是沒有什麼表情。但看穿著和談吐就不是一般人。”
“那您......知道每次打款進來的賬號資訊嗎?”我問他。
“這倒沒有,咱們這網路不太好,我也從沒開過網銀那些東西。”我一陣失落。
“對了,”那老闆又說:“你可以給我留個你的聯絡方式,我明天去一趟合作社給你打個詳單出來,看能不能有你想要的資訊。”
我連連說好,給他留了電話,並叮囑他一定要聯絡。
那老闆信誓旦旦跟我保證:“你放心,咱們山村裡的人最是樸實,一定說到做到。這些年,所有的金額和送貨物品,我全在本子上記得清清楚楚。”
說著,就給我翻看他記的手賬,上面還真是日期,進賬金額,送貨物品數量金額,餘額,事無鉅細,一目瞭然。
“我一直記著賬,就是想著,哪一天再見到那個年輕人,好給他有個交待。他當時還特別囑咐不讓任何人知道,對老人就說是鄉鎮給的福利,這些年,我都和村上,鎮上達成一致了。他一直照顧著孤寡老人的愛心舉動。讓我萬分感動......”
我和黎昕踏上歸途。一路上,我都在想,誰去找過我?誰又在這麼多年裡,一直照顧著姨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