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承受巨大悲傷時,往往沒辦法一下子就能哭出來,需要時間去反應,然而,不哭出來,憋在心裡就會爛掉。
他一直告訴自己這不過是場噩夢,沒有出現那場把他瞬間變成孤兒的大水。
他的爹孃還好好地活著,他只能這樣欺騙著自己,這樣才不會痛哭流涕,像個什麼做不了的可憐蟲。
他只是需要時間來接受。
所以當這位夫人溫柔的手指搭上他的臉頰,幫他擦掉臉上的泥痕,像阿孃一樣溫柔,他終於忍不住大哭出聲,這時才顯得像個可憐的孩子,大聲地發洩地哭了出來。
將軍夫人只是溫柔地把他攬進懷裡,拍著他的背,安靜地陪著他,任由他哭得撕心裂肺,好將他心裡的委屈,痛苦都宣洩出來。
他失去了一切,卻也重獲新生。
將軍一直在災區待了一個多月的時候,已經將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得差不多了。
所有幸存者在將軍帶領著下屬堅持不懈地搜尋之下,都成功獲救;災民所受的病痛得到及時的處理,都已經痊癒;被大水毀去的家園在朝廷的幫助下很快就會得到重建,歷經過風雨,人們仍然會重新迴歸正常的生活;災民們之後的去處也安排妥當,有些被招募成工人前去參與堤壩的清理重修,不願當工的百姓重新分了田地以自給自足,像他這樣成了孤兒的孩子,也被妥帖地考慮到,找了願意養護孤兒的人家收養,有些人在大水裡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而實在不願跟著陌生人生活的,就送到了附近的私塾,專門蓋了學舍,讓他們有自己的容身之所。
在將軍的帶領下,受難的人們不再哭天喊地,悲觀度日,紛紛打起精神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災後的重建。
將軍的存在更像是一個精神支柱,燃起人們對生活的希望。
直到將軍離去時,這片土地又恢復了生氣。
他目送著將軍同夫人策馬離去,如來時一樣,兩袖清風什麼都沒帶走,而他卻覺得自己的心,跟著那身盔甲遠去。
林景芝。
那是將軍的名字。
亂世總是同英雄聯絡在一起,人們仰慕英雄的傳說,自然連英雄的出身都一併帶上傳奇色彩,這位年輕將軍的身世背景也不斷在眾人口中傳播開。
甚至從不少算命先生口中傳出,林景芝命入破軍,乃是天生的英雄,註定了他天生是幹大事的人,也不知道這些並未親眼所見本人的算命先生是如何看出來的,在這些人堅持不懈的傳播下,林景芝的身世成了婦孺皆知的傳奇故事。
或許碰巧給這些算命先生說對了,林景芝,打出生起就被丟棄在集市路邊成了孤兒,只在襁褓外放了一張寫了名字的白紙,還寫著一句話:恐蛟龍得**,終非池中物也。
也不知道何以對一個小嬰兒下了這樣的批語,還因此把他丟棄。
出於某種莫名的威懾力,來來往往的行人都不敢去撿他,沒人管只能悽慘地死在路邊,然而不
知道哪裡合了眼緣,被當時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孤劍”聶水寒撿了回去。
這裡少不得要提一提這位名號孤劍的大俠聶水寒,他出生少林,法號明鏡,取自心如明鏡亦非臺,後還俗入了凡世,取了聶水寒為名,從小勤學苦練,長大後武藝超群,一身修為傲視群雄,無奈性子太過孤傲,不與人合,雖然也因為這個原因脫離了少林,性子卻根本沒變多少,不少武林世家接到訊息紛紛向他示好,他卻不屑與旁人為伍,獨來獨往,仗劍江湖載酒行,一柄劍使得出神入化,驚豔世人,所以被稱作了孤劍。
就是這樣一位性子冷漠討厭與人接觸的聶水寒卻毫不在意那張白紙上稍微有些惡毒的批語,把這小嬰兒撿了回去,養在了身邊,被丟棄時隨身攜帶的那張紙上究竟寫了個什麼名字無從得知,聶水寒無心紅塵一生未有姻緣,雖然也是將這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來養,但沒改他的姓,只是重新給他起了個名,林景芝的名字就是這般由來。
萬幸隨著聶水寒長大,性子卻沒受聶水寒的影響。
林景芝性子溫和,帶人誠懇,難得一顆堅韌赤誠之心,年少時已經表現出非同尋常的俠義之心,憑著聶水寒傳授的劍法武藝,立志行俠仗義,以自身力量幫助別人。
聶水寒打小十分疼愛林景芝,時常花時間陪著他一同遊歷,甚至這位冷漠的劍客第一次拉下臉求人,找了當世鑄劍大師歐陽子幫忙給他這唯一的徒弟鑄了一把劍,這一行為叫世人嘖嘖稱奇,聲稱林景芝將他師傅聶水寒以往高冷孤傲的形象都帶跑偏了。
不過因為聶水寒年歲已高,晚年身子不好,早早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