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怔怔片刻,轉而面面相覷,忙又四處相告,隨即歡騰起來。
老族長的兩眼中泛著渾濁的淚花,摸摸索索抓起古杖,衝著遠方伏地跪拜。如此乾旱之地,一口深井便是一條活路!數百族人,有救了……
……
數十里之外,疾行中的三道人影離地而起,轉瞬間落在一道山峰之上。
老龍站穩了雙腳,不忘由衷讚道:“老大幫著那群凡人解了燃眉之急,卻並未驚動四方,老龍我這回算是受教了……”
虎頭附和道:“哈哈!老大總是這般深不可測……”
林一搖了搖頭,微笑道:“古樹枯而不死,必有蹊蹺。而神識所見,地下果然藏有暗河。我一腳踏下百丈之深,再以法力震開地脈的阻隔而使得河水泉湧,這才有了深井,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他沉吟了下,話語一轉,又道:“遭遇困境之時,難免忘了變通。而掘井、開源,才是生機之道!”其話到此處,徑自走向一旁,再次舉起手中的玉簡而靜靜端詳。
之前見到那個為了族人費盡心血的老族長,及其手持古杖施法的情景,不由得便會想到另外一個人。那人不是天虞莽荒的令丘,而是在九天塔的幻境之中所遇到過一位長途跋涉的老者。他雙目殘疾,名叫天諦。
天諦說,他自幼諦聽天諦,心納萬物,每當風來,便知寒暑冷暖、生殺變幻。但聞萬籟動靜,明察四方靈機與陰陽輪迴。他與天地對話,與冷雨傾訴,在夜空中聆聽,在夢境中暢想。每當心念澄澈之際,恍惚間與萬物渾然一體!他雖然目不視物,卻秉持光明與永恆!而他執著不棄,終得圓滿!
此外,從天諦口中得悉,所知的上古咒法僅有十二道,被他揣摩多年,並加以完善,再添六道而湊成了雙九之數。當他請求煉製法杖之際,並未隱瞞,將十八道咒法盡數奉上。“林法師”便將咒法牢牢記下,並拓印在玉簡中保留下來……
林一將神識沉入玉簡檢視。
在九天塔之中,與天諦的偶遇讓人受益匪淺。而自己卻一直無暇顧及,恰逢今日見到山民祭拜求雨,許是觸景生情,這才突然想起了那樁機緣。
玉簡之中,拓印著十八道來自上古的咒法。每一道咒法,皆由咒語與符陣構成,分別有天、地、日、月等八種屬性,與驚、恐、怒、悲、喜、樂、傷等十種意境,以及數十乃至數百種變化,雖各不相同,卻相生相剋而相輔相成。若是將其融會貫一,將會使得自創神通更添幾分上古的渾然之意,而威力亦將由此大增……
“嘖嘖!飲得百年陳釀,天下無酒啊!虎哥我對十年窖再無興致……”
“既然如此,且將你身上的藏酒給我便是,如何……”
“這……龍哥真是見外!你我何分彼此,還是由小弟代勞吧……”
“哼!老大,是否接著趕路……”
林一尚自沉思,聞聲默默點頭而轉過身來。見兩位兄弟已相繼飛起,他不慌不忙收了玉簡,隨即又抬手點向眉心,神色中稍稍一凝。識海深處,數十道小人兒的身影猶在忙碌著。其中有的在研修《太素經》,有的在參悟《洞真經》與《洞玄經》,有的在參悟天魔九印,有的在揣摩《五行正源》以及諸多的功法典籍,如今又多了幾位在琢磨上古咒法。如此藉助分神,或與修為並無大用,卻是提升境界與修煉神通的一大捷徑……
……
又是接連數日過去,迎面的風中多了一絲熟悉的野性。毋容置疑,那是海的氣息!
林一與老龍、虎頭,用了兩個多月,終於橫穿千荒,並又一次來到了海邊。在臨海的一道山峰之上,兄弟駐足遠眺。
由此往前,乃是一道極為寬闊的海峽。其十萬裡海域之間,錯落著大小的島嶼與礁石。之間有碧波翻湧,鳥兒翱翔,倒也海天壯麗而景色妖嬈!
“那海峽的對岸,便是萬山地界。而仙奴所在的陌山距此尚遠,卻恰好途徑明崖,以及……”
“哈哈!還真有幾分仙域的氣象,老大且看……”
“老龍,不知當年仙域諸位高手的族群何在,譬如吳融、皓度等人……”
“老大!你若是千年之後返回故土,還能尋回當初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