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正是講孝義的時候,周瑜的頭不僅著了火,還打了雷!
這話說不出,咽不下去。
周瑜只想逃,逃出他這個家,遠離吳伏憲。可是,逃到哪裡,往哪裡逃?
…… ……
初平元年(190年,孫堅兵討董卓時,家人移居舒縣。孫堅來到了周瑜的家,周瑜讓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孫家居住。
第二年,孫堅死後,孫策繼承父志,統率部卒。
孫策入歷陽(今安徽和縣西北,將要東渡,於是寫信給周瑜。
周瑜率兵迎接孫策,給他以大力支援。孫策十分喜悅,說,“我得到你,太好了。”
於是,周瑜就跟隨孫策走了。
…… ……
二人協同作戰,先克橫江(今安徽和縣東南長江北岸、當利(今安徽和縣東,當利水入江處,接著揮師渡江,進攻秣陵(今南京江寧秣陵關,打敗了笮(zé)融、薛禮,轉而攻佔湖孰(今南京江寧湖熟鎮、江乘,進入曲阿(今江蘇丹陽,興平二年(195年,逼走劉繇(參見孫策平江東之戰。
孫策調撥給周瑜士兵兩千人,戰騎五十匹。此外,孫策還賜給周瑜鼓吹樂隊,替周瑜修建住所,賞賜之厚,無人能與之相比。
孫策還在釋出的命令中說,“周公瑾雄姿英發,才能絕倫,和我有總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陽時,他率領兵眾,調發船糧相助於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論功酬德,今天的賞賜還遠不能回報他在關鍵時刻給我的支援呢!”
周瑜時年二十四歲,吳郡人皆稱之為周郎。
不久,孫策要攻打荊州,拜周瑜為中護軍,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隨軍征討。周瑜、孫策攻破皖城,得到橋公兩個女兒,皆國色天姿。孫策自娶大喬,周瑜娶小喬。
孫策對周瑜說,“橋公之女,雖經戰亂流離之苦,但得我們二人作女婿,也足可慶幸了。”
最為值得慶幸的是周瑜,他有了自己心儀之人,又擺脫了吳伏憲。
最最讓周瑜心儀的是,小喬也會彈奏豎箜篌,而且,彈得美妙異常,周瑜醉了。他眯起眼來,進入又一個境界,品鑑起小喬的箜篌曲。
小喬故意彈錯一個音,周瑜睜開眼來,看著小喬。
小喬掩口而笑,說,“真是‘曲有誤,周郎顧’呀。”
周瑜說,“不對,是‘曲有誤,周郎怒’。”
說著,周瑜走向了小喬……
…… ……
孫策和周瑜二人率領兵馬進攻尋陽,敗劉勳,然後討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廬陵(今江西吉安。周瑜留下來鎮守巴丘,他把家就定在了巴丘,遠離了有苦說不出的原來的那個家。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孫策遇刺身亡,時年26歲,臨終把軍國大事託付孫權。
時孫權只有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陵數郡,其偏遠險要之處也尚未全附。天下英雄豪傑散在各個州郡,並未和孫氏建立起君臣之間相互依賴的關係。
關鍵時刻,首先出面支援孫權的是張昭、周瑜、呂範、程普等人。
周瑜從外地帶兵前來奔喪,留在吳郡孫權身邊任中護軍。他握有重兵,用君臣之禮對待孫權,同長史張昭共同掌管軍政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