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師門?”
張東雲化身而成的烏雲先生,面上似笑非笑,盯著文虎。
文虎對自己的師承來歷,一直諱莫如深。
張東雲對此則並不過問。
只要對方本人對長安忠心,不懷歹意,那麼這個人就可以用。
至於對方師門是否意味著一定的人脈與資源,張東雲並不擔心浪費。
是敵,張城主巴不得對方打上門來。
是友,隨著文虎對長安了解加深,他自然會主動聯絡師門。
或者他的同門聯絡他,比方說現在。
不過,既然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文虎要是還隱瞞師承來歷,那就說不過去了。
果然,文虎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
“前輩容稟,在下師承大河龍門,先前有所隱瞞,還望前輩恕罪。”
高大漢子向張東雲化身的烏雲先生拜倒。
“大河龍門……”張東雲暗自點頭。
文虎先前的慎重,不無道理。
大河龍門在東唐王朝並非無名之輩,恰恰相反,乃是跟忘真觀等道家聖地並稱的名門大派。
所謂“三院四道五派六家”中的“四道”,至忘真觀、慶福宮等四大道家名門。
而“五派”則是指以武道開山立派的五大名門。
大河龍門,便是五派之一。
東唐境內有大江大河,一南一北。
北方大河,又稱龍河,龍北郡便位於龍河西段以北。
自龍河順流而下,到大河中段,有口隘,河水湍急,地勢險峻,古稱龍門。
大河龍門的祖庭,便坐落於那裡,自此地發展壯大,直至如今雄踞大河的名門大派。
其門下產業遍佈大河南北,尤其是龍河中段行船的船工,基本上都是跟大河龍門混飯吃。
此門派在大河流域,威望很高,門中多行俠仗義,鋤強扶弱,扶危濟困之人,尤其在民間聲望極好。
文虎只是過路之人,途徑龍北郡,恰逢民亂,就路見不平,甘冒奇險幫助流民百姓。
這其中既有他本人性情的原因,也有自幼師門教導的因素。
他年紀輕輕就達成武道第四境的境界,同樣離不開龍門武學秘藏和名師教導。
張東雲先前截獲暗閣中人傳遞的密信,上面顯示文虎是商南郡玉丘府口音,便對其師承有所猜測。
那邊,正是大河龍門的勢力範圍。
“在下犯的事情牽連重大,唯恐連累師門,先前還要多謝先生截下暗閣密信。”文虎由衷謝道。
大河龍門上上下下,素來仗義任俠,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很受東唐王朝關注。
近些年來,又正好是東唐王室整肅內部各方勢力的關頭。
文虎相助流民對抗唐軍,訊息走漏,結果可大可小。
“你師門中人來了,所為何事?”烏雲先生並沒有第一時間準對方進來,而是衝文虎問道。
文虎連忙說道:“師叔來此,只為答謝前輩和長安,救在下性命,又收服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