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見南北門都已經開始佯攻,手一揮,二十輛神機車一字排開,向前移動。這些神機車上都裝著一排鐵管,那是經過改進後的飛矛發射管,以此管發射飛矛,不但速度快威力大,而且精準,更難得的是,由於鐵管可上下左右的移動,即使不移動神機車也一樣可以將飛矛的攻擊目標轉移。
現在,這些發射管都傾斜向上,指著城牆處。
一批漢軍步兵拿著竹竿裝模作樣的衝了上去,看樣子就要強攻,與此同時,西門處,吶喊聲大起,一批漢軍士卒架著雲梯衝了上去。
城上,匈奴軍人影晃動,許多人自其他城上向西城跑。
事情很明顯,其他三面漢軍都是佯攻,真正的攻擊是在西門,因為西門處集中了漢軍為數不多的雲梯。
李全見匈奴兵力已被調動到西門,手再一揮。
一輛小車從漢軍隊伍中推了出來。
這小車不大,也就是一個單人的推車,車上以鐵板覆蓋,看不到車裡有什麼,左右各有十名漢軍士兵相護,小車咕嚕嚕的向前推著,緊跟在神機車後,與此同時,數十名旗手在小車前後揮動大旗,表現看來是激勵士氣,其實,這些旗正是用來掩護這小車的,這車很小,旗幟一揮,很容易被掩蓋起來看不到。
幾位將領提著一口氣看著那小車,他們知道,攻破城門的希望就在這小車上。車內的東西是李全現在所有的全部,只能一次成功,一旦失敗,要想再來一回是不可能的。
城上的匈奴軍並沒有注意到東門的情形。因為西面的攻擊是很明顯的,其他三面都是一樣,甚至都有旗幟揮舞,也都有小車前行,只不過,另兩輛小車是空的,況且漢軍的攻擊主要是在準備爬城,而不是攻擊城門,所以匈奴人的注意力雖然沒有特別忽視這小車,卻也沒有特別的重視。
小車行了一半,神機車上的飛矛開始發射,飛矛挾著疾風,直擊城頭,有的飛矛直接洞穿了城上匈奴士兵的身體,甚至將匈奴士兵打到半空,有的則失了準頭,打在城牆上,即使打在城牆上的飛矛也把城牆打的磚石亂飛,塵土飛揚。
小車在飛矛的掩護下繼續前行,又行不久,突然間一支箭射到,正中推車計程車兵,那士兵叫了一聲,跌倒在地。
幾人將領的心都要跳出嗓子眼兒了。
還好,邊上的護衛士兵立刻接過了小兵,繼續推行,而方才那箭,顯然不是發現有什麼異常,只是隨便抓了個目標射擊而已。
離城門二十丈,匈奴人的箭密集起來,揮旗計程車兵連著被射倒好幾個,不得不停了下來,如此一來,這小車就顯露了出現。領軍的百夫長見小車暴露,手一揮,帶著士兵推著小車直衝城門。
這一回匈奴人終於注意到這裡的異常了。
西門雖然喊殺聲最大,但那雲梯卻久久沒有衝到城下,南北二門的小車已經在安全距離停下,看起來要強行爬城的漢軍士兵卻只打雷不下雨,喊聲大腳步慢,並沒有強行爬城。所有的這一片境象中,只有這小車是真的在快速向城門接近!
城上的匈奴士兵們叫嚷起來,他們雖然不知道這小車是什麼,但既然只有這小車在快速接近,自然不是好事,士兵們紛紛向小車放箭。李全一直密切的觀察著城上的動靜,見匈奴軍發現了小車的異常,立刻下令:“放連弩!”
一片風聲大起,落日的餘暉下,黑壓壓一片弩箭射向城頭,那弩箭好象一片密不透風的箭牆,直向城頭的匈奴軍壓去。
城上的匈奴軍狂叫著躲避,有蹲下的,有趴下的,甚至有滾落城下的。他們可太瞭解這連弩的威力了,不下二十萬人被連弩所傷,這玩意兒可真是惹不起。
推車計程車兵又換了一個,二十名士兵此時已經只剩下八人,連帶隊的百夫長都已經陣亡,八人個一人推著小車,七人護衛,瘋狂的藉著連弩掩護向城門衝擊。
連弩連放了五波,由於要重新安弩箭,不得不暫停,此時小車離城門已只有兩丈不到的距離,八個士兵拼命的往前衝著。
城上突然直拋下幾塊滾木擂石來,三個士兵被壓的血肉橫飛,叫都來不及叫一聲就死掉了。推著小車計程車兵奮力移動小車左搖右擺的避開這些滾木擂石,但畢竟小車不如人靈活,離城門丈許,一塊滾木掉落,直向小車砸下!
連衛長風都叫出聲來。這一下要是砸中了,只怕這次攻城就失敗了,而且,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
小車邊的護衛士兵突然大叫,三個士兵一起躍起,一個士兵奮身直撲在小車上。
呯的一聲,滾木掉落,但三個士兵拼命推擋,將滾木的大部分推離了小車,雖然仍有一小段砸在小車上,但這一小段正砸在那護在小車上計程車兵身上,那士兵被砸的血肉橫飛,當即死去,但小車卻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