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的命令中,他是自朔州出發而北,無論如何,朔州是在西面,朱令就算敗的再有創意,也不可能從別的方向來,所以向西搜尋,是最可能發現敵軍的地方。
才一出城,衛長風就下令三萬大軍橫向展開,不斷向前派出探馬,儘可能搜尋的廣一些。
三萬人在大平原上散開,向前一路搜尋著。衛長風騎在馬上,眉宇間深有憂色。
他不知道對面的敵人情形,不知道漢軍敗兵的情形,現在等於是閉著眼睛在前行,究竟前面會有什麼在等著自己?他也不知道,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白起縱馬來到衛長風身邊。他既是第三隊統帥,又是衛長風副手,可說是整個部隊中最忙的人了,好在張四柱也是久經沙場之人,就算白起不在也能把第三隊統領的很好,所以白起更多的是充當衛長風的副手的角色。
衛長風看了看白起,突然下令:“把鄭參將的連弩隊撤下來,撤到中軍後面。”
白起點了點頭。
其實他跑到衛長風這裡來,正是要建議這個。鄭參將雖然是整個漢軍中升職最快也最離奇的,但他畢竟是一個畫師,他有自己的長處,但這長處絕對不包括指揮作戰,他的連弩隊在關鍵時刻當然能發揮出重大威力,但如果直接迎敵,只怕是整個漢軍中實力最弱的,這倒不是漢軍士兵們不勇敢,而是這位指揮者實在不堪大用。與其讓他在佇列中,還不如把連弩隊撤下來,在關鍵時刻發揮其出奇至勝的作用。
他想到的,衛長風也想到了,而且是不約而同。
白起見衛長風已經想到這一點,也就不再說話,轉身與衛長風並騎而行,兩個人都不斷的看著前面,希望能提早發現敵軍。
又走了一會兒,衛長風突然發問:“派出幾波探馬了?”
白起愣了一下,想了一想,答道:“三波。”
衛長風的神情突然緊張起來,追問道:“可有回報?”
白起有些奇怪的看著衛長風。
如果有回報,怎麼可能不報告衛長風?衛將軍這個問題問的好。。。。。。無聊啊。
“沒有。”白起答道。
“全軍備戰!”衛長風毫不猶豫的下令。
白起什麼都沒問,轉身連續下令。
他知道現在根本沒看到敵人,也知道備戰,那就是隨時與敵人肉搏了。更知道,現在備戰,真的不知道向哪裡備戰,這個命令下的當然怪異,當然不可思義,但有一點讓這一切矛盾和不可思義完全解釋得了:如果衛長風會下這樣怪異的命令,那麼他一定是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正因為他下的命令是任何一個常將軍、甚至參將都統都不會下的,所以才不怪異,因為他是衛長風。
命令傳下,漢軍的隊形迅速收縮,準備列陣,隊形才收縮了一半,遠處煙塵大起,號角連天,只見不下十萬匈奴騎兵呈弧形迅速出現在視野中!
白起一邊不斷下達命令一邊思考著,他在想,為什麼派出幾波探馬和敵軍就要出現有關係?
還好,他很快想明白了,否則只怕一會兒他下命令都要停頓了。
不是因為派出幾波探馬和敵軍出現有關,而是因為探馬沒有回報!
派了三波探馬,居然沒有一波回報,為什麼?探馬會因為前面沒有發現就一直跑下去嗎?那不是探馬,那是白痴。原因只有一個:被敵軍截殺了!
探馬所騎的,一般都是上等好馬,因為他們本身就需要一旦碰到敵人儘快擺脫,並且要搶在敵人之前回報,如果三波探馬都無法擺脫敵人而被截殺,敵人的戰馬有多快也就可想而知,而且自第一波探馬就被截殺,現在是第三波探馬都沒有回報,因此,結論是:敵人馬上就會出現!
白起只能在心裡暗暗讚歎衛長風,因為現在他必須儘快組織部隊,不過,現在他仍有一個問題要解決,只怕整個漢軍都要解決這個問題:三萬人對十萬胡騎,該如何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