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之中,一隊軍馬向著依州方向浩浩蕩蕩行進。前面涼山團三百士卒,個個精神飽滿鬥志昂揚。原因無外乎團長校尉這次竟然率領五千兵馬前去平叛。五千兵馬,足有五個都尉的兵力總和,團長高升在即。
“校尉,咱們這三百人好像成了你的親衛團。”周鵬笑道。
“這次張帥將討逆任務交給本校尉,其中定有考校之意,李旅長,可有什麼好的主意?”郭禮對李光弼道。雖是兄弟,在軍中郭禮以官職相稱。
“既然依、契兩州並未附逆,久聞鐵勒人人上馬可卒,不如就地招收兵馬,作為先鋒。大軍押後,審時度勢尋覓良機。”李光弼道。
庫狄朔望跟在周鵬旁邊,見半天無人搭話,“將軍,可否讓朔望入伍,我要親手報父親的仇。”
郭禮想來想去,目前最好方案當然是聯合僕骨族一同平叛。難點在於僕骨族的情況還未了解,雖然沒有深入瞭解,但是從王家得到的經驗來說,僕骨族一定也存在三種人:一種要跟著大唐走的,一種是康願子拉攏的物件,還有一種正在左右張望,還沒有下定決心。如果到僕骨家族,必須要防備或者剷除第二種人。
正在思考之中,聽到庫狄朔望說話。這孩子有深仇大恨,那就入伍吧。
“以後你就跟在我身邊,做我的親衛。你的仇就是我們涼山團的仇,此仇不報不罷休。”郭禮道。
周鵬聽到後,立即大喊:“涼山團的仇,不報不罷休。”
三百號涼山團士卒齊聲喊道:“此仇不報不罷休!”
氣勢如虹,軍威如鑄。庫狄朔望感同身受心有所驅,從今以後就是涼山團的一份子。
涼山團小卒庫狄朔望。
一日後,大軍行至契州三里之地安營駐紮。拒馬樁、陷馬坑,拒馬樁高達兩丈,陷馬坑深三丈。營帳周圍置柵欄,營帳之間設有拌索,做好這些防止敵人晚上偷襲。郭禮最近經常讀《鬼谷子》,其中就有安營紮寨的方法,眼前只是其中最簡單的一種。如果帶軍達幾萬人,就要分成幾個相互毗鄰的大營,大營之間相互相通,又要防止縱馬踏營。
翌日清早,郭禮率三百涼山團至契州城門下,庫狄朔望換了戎裝,緊緊挨著郭禮。
“大唐左金吾衛涼山團,前來拜見僕骨族長。”
過了一會,城門大開,一位老人領著一大堆人迎了出來。周鵬上前問道:“哪一位是僕骨族長,我家將軍奉朔方節度使之命,特來商談討逆事宜。”
老人上前道:“老夫僕骨承德愧為契州州長,亦是僕骨族族長,恭迎將軍。”
郭禮上前道:“老族長,僕骨一族因你而榮。康願子起兵叛逆,無疑拿雞蛋碰石頭,不日即可拿下。”
僕骨承德問道:“將軍可否知道庫狄秋兒子的下落?”
“族長何有此問?”
“庫狄秋乃老夫的兄弟,如今被康願子所害。庫狄秋兩個孩子下落不明,老夫聽說庫狄朔望去了靈州,不知將軍知曉此事?”
郭禮回頭看了看庫狄朔望,後者當即拜倒:“庫狄朔望拜見叔父。”
僕骨承德上前扶起,問道:“弟弟可好?”
朔望道:“叔父放心,朔日還在靈州城內。”
僕骨承德仍舊不放心道:“待老夫派人接來此處,也好就近照顧。既然你父親走了,老夫有權利照顧你們。正好老夫膝下無子,你們兄弟二人可願意拜老夫為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