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經典春秋 > 第二十二章 暗箭殺鄭君(一)

第二十二章 暗箭殺鄭君(一) (第2/2頁)

就在鄭國準備力量攻打櫟邑,卻有來報:宋莊公聯合了魯國、蔡國和衛國等四國聯軍一路來討伐鄭國,要為鄭厲公奪回天下。

鄭昭公急招祭足商議。

“四國聯軍伐我鄭國,形勢吃緊,卿有何良策退敵?”

“主公不必驚恐。雖說宋莊公為姬突聯合四國伐鄭。四國各有心思,並非同心協力而針對我鄭國。即便是宋國自身也不是十分堅定討伐我鄭國。前面為索巨賄,宋莊公已經與姬突有了些矛盾。其餘三國與鄭國雖說素有不睦,都不是仇敵,我們可以根據情況分頭對付。”

祭足說的話很有底氣,這讓鄭昭公也充滿自信。

實際上祭足有意不提雍氏的作用。這次宋國聯合其餘三國出兵伐鄭,主要還是宋國雍氏在其中推波助瀾的結果。

雍糾之死,打了宋莊公的臉。在宋莊公看來,不管鄭國政壇發生什麼變化,他宋莊公派遣的一個內線卻紮根於鄭厲公身邊實施監督,不想卻被他祭足給殺了。更讓宋莊公生氣的是鄭厲公這棵搖錢樹也被趕跑了。雍氏的私仇激起宋莊公出面聯合伐鄭。目標也是針對他祭足的。

“大敵當前,寡人當率軍迎敵,與聯軍決戰!”

“不可。臣衡量當前鄭國的局勢不穩,主公不可離開都城。 主公當禁閉城門而自守。姬突及其死黨隨時可能抄後路,主公不可不防。祭足可以率部分鄭軍到大陵迎敵,視諸國情況伺機而動。察四國之間的破綻機動退敵。”

鄭昭公感覺祭足分析得十分透徹。為祭足調兵車人馬及強將出城趕赴大陵,自己謹慎把守都城。

祭足臨行還是不放心,對鄭昭公囑咐再三。祭足清楚在鄭昭公面前不僅有居於櫟邑的姬突,更有朝廷內部的一些矛盾,但有些話他祭足說不出口來。當年驅逐鄭昭公最積極的是高渠彌大夫。現今高渠彌深居鄭國朝政繼續為大夫,表面上對祭足輔佐的鄭昭公百依百順,但內心是如何想法,卻難以看透。更何況當年眾朝臣都是表態擁立姬突的,各自都有簽名留在那裡。現在姬忽回來了,總覺得有些尷尬。好在祭足在前面,眾 朝臣只是跟隨罷了。

高渠彌是姬忽最看不上眼的朝臣,儘管鄭昭公不瞭解當年的情況,他也能從上朝時候的舉止和眼神中看出端倪。只不過高渠彌表面是十分順從,讓姬忽找不到機會對高渠彌採取措施。另外姬忽還是要團結鄭國朝臣,應付鄭國眼前的困境。對外四面楚歌,對內草木皆兵卻是難以行事了。

高渠彌也看明白了這一點。自己本就是鄭厲公的要臣,該是他鄭昭公清算的物件,何況自己一向與這個鄭昭公不合。只是有祭足在,他高渠彌可以渾水摸魚,不冷不熱地混日子。驅逐是他祭足、迎接是他祭足,他高渠彌只是跟隨他祭足翻跟頭,關鍵時刻他祭足總不能把自己丟擲去吧。現在鄭厲公逃出鄭都,雖然有反撲簒政的可能性,但總體看來一個小小的櫟邑與堂堂鄭國相比還是翻不了大浪,還是不被他高渠彌看好。為了能躲過姬忽對自己的制裁,他還是想辦法靠近姬忽的庶弟姬斖(wěi)。在朝中姬斖也算是姬忽信賴的一個要臣。高渠彌一手抓住祭足,一手抓住姬斖,儘管如此他還是擔心有一天姬忽會報復自己。

這一天,高渠彌信步來到姬斖的府邸,見面便對姬斖頂禮膜拜,讓姬斖趕到吃驚。

“都是朝中大夫,見面何必行如此大禮。”姬斖感到不安,忙起身將高渠彌扶起,讓其落座。

高渠彌說:“先公生前留言說:除了世子之外,姬突、姬斖幾個公子都有成為貴人之相。都可成為國君。現在世子姬忽、公子姬突都以成為鄭國國君。可見先公對其子是有先見之明啊。”

姬斖也是一個聰明人,見高渠彌如此說,便深深嘆息一聲。

“現在鄭國已經不是從前了。一國二君,讓偌大的鄭國分崩離析,國力消耗殆盡。我等只能盡臣之力輔佐國君,不可有二心。”

“現在兄弟相爭,明裡暗裡都是衝著二君。國君明裡調兵遣將準備剿滅姬突,暗裡派高手對姬突實施暗殺。姬突何嘗不是如此,明裡勾結宋國對付鄭國,暗裡也是派殺手行刺。先君留下十一位公子,一旦兩敗俱傷,難道還要祭足來挑選國君不成?”

高渠彌的話挑起了姬斖的警覺。於是在朝中議政,姬斖經常與祭足唱反調,積極表現出自己的存在感,且時常有高渠彌的欣賞、稱讚。形成了朝中一派。

祭足所擔心的也在這裡,是不是姬斖也有了什麼想法,與高渠彌沆瀣一氣。

所以祭足臨行一再囑託鄭昭公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最新小說: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 重生後我拐走一隻皇子 穿越後,我帶丐幫富甲天下 錦衣衛之無極之證 重生後拿捏了前夫死對頭 失格魂縈 重生嫡女的打臉日常 大明:三天後穿越,滿門被抄斬 糜漢 穿越成了小魔女 三國:開局獻計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竊元 財神寶寶三歲半 嬴政夢天機,立我為嫡 大明:天下第一皇商 穿越秦時,如龍在淵 大明:家父崇禎,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