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土司得知訊息.哪能坐得住.這是他們的土地.連大清軍隊都不得入內.便自發組織起來.土司武裝也有長槍短炮.當然大刀長矛佔大多數.但架不住人多.又佔據有利地形.上千名打扮奇形怪狀的少數民族士兵.把二百多名探路隊堵住了.
領隊柏郎是大英現役軍官.一看這地形以及雙方的人數.絕對不能打.只要開槍.附近山民衝下山.他們二百多人全部要死.急忙帶隊後撤.馬嘉理身兼翻譯之責.不僅不能後撤.還要向前去和土司談判.說明他們只是一支探路隊.並沒有惡意.
少數民族眼裡哪有官府.絕大多數少數民族百姓聽不懂漢語.馬嘉理還在唧唧歪歪講道理.一名光膀子瘦猴嫌馬嘉理煩了.衝上去一棍子把馬嘉理打翻.隨後人群蜂擁而上.估計屍體也被少數民族的人吃掉了.
柏郎眼睜睜看著馬嘉理一命嗚呼.當下也不敢翻臉.忍氣吞聲的帶領大部隊撤離.一直逃回緬甸境內才敢駐足.並將馬嘉理的死訊發電報通知國內.訊息很快傳進大清的京師.英國政fǔ讓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出面找總理衙‘門’興師問罪.表明大英帝國的嚴正立場.事情很惡劣.後果很嚴重.處置不當.不可想象.英國的軍隊會殺入京師.
威妥瑪帶著參贊、翻譯來到總理衙‘門’.向恭親王奕訢遞‘交’大英帝國的抗議書.向大清帝國提出嚴重‘交’涉.
大清訊息蔽塞.雲南總督岑毓英連一道奏摺也沒提‘交’給朝廷.只當沒發生過此事.恭親王拿到抗議書.這才知道雲南出了這件事.他也不能聽一家之言.只能好言打發了威妥瑪一行人.說是要調查清楚.絕不姑息之類的外‘交’辭令.先讓威妥瑪耐心等待半月.大清的地大物博.八百里加急一個來回也要半個月.萬事急不來.
恭親王送別威妥瑪.然後潛入後府.其實他這裡已有發報機.直接拍電報向雲南總督岑毓英詢問此事.摺子可以慢慢等.先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此事事關國體.恭親王不等雲南總督岑毓英回覆電報.便急匆匆進宮面聖.先要請旨.以書面形式問責雲南總督岑毓英.
同治皇帝載淳聽完恭親王陳述.又拿起大英帝國的抗議書看究.心裡沒底.不敢表態.英國人稱日不落帝國.是天下第一強國.大清和英國人打仗沒有贏過.國恥就是英國人帶給愛新覺羅氏.大清和俄國人打仗有輸有贏.還敢鬥嘴.在談判桌上辯駁是否曲直.和英國人談判.那是一紙合約‘逼’著你籤.洋槍利炮‘逼’迫大清開放國‘門’.賠銀割地.
同治皇帝沒有聖綱獨斷的勇氣.臥薪嚐膽的日子還長著呢.開口道:“恭親王.這件事朕知道了.先讓岑毓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調查清楚.然後由李鴻章去和威妥瑪談判.若是英國人鬧得兇.你再來彙報吧.朕擬道旨意.先去問一下岑毓英.他坐在雲南總督的位子幹嘛.八萬裡之外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已知道此事.大清國發生的事.還要洋人來通知朕嗎.豈有此理.‘混’賬透頂.”
恭親王聽見同治皇帝發怒.便知岑毓英的雲南總督位子岌岌可危.這岑毓英是他的‘門’生.他還是要保下來.急忙欠身.說道:“皇上先別‘操’切.本王已經拍電報.讓岑毓英調查清楚.這雲南邊陲發生的事.離省府昆明反而較遠.英國人的電報業發達.在緬甸邊界就有電報局.我們工業底子薄.訊息就落在英國人後面了.盛懷宣主持的電報局.才剛剛起步.古人講後發制於人.我們大清後起而勃發.年輕俊才輩出.岑毓英一‘門’三傑.是鎮守西南邊陲的瑰寶.人才難得啊.”
同治皇帝搖搖頭道:“岑毓英老了.還是給年輕人讓道吧.栽培岑‘春’煊也要有個度.該讓年輕人上位了.長江後‘浪’推前‘浪’.吹噓過去的戰功.有意義嗎.”
“皇上聖明.本王知道怎麼做了.等這件事辦完.就讓岑毓英上疏.遞‘交’致仕的摺子.君臣和睦.‘蒙’‘陰’後代.聖眷恩寵有始有終.千古佳話啊.”恭親王亦喜亦憂.同治皇帝在敲打他.那些年紀大的地方大員可以致仕了.同治皇帝要用年輕一代的進士.消減他的勢力範圍.可還是把總理衙‘門’‘交’予他.對他信任有加.
總理衙‘門’開始是針對外‘交’事務成立的衙‘門’.但發展的軌跡卻因為恭親王得寵.能力又強而發生質的改變.總理衙‘門’是對大清六部制度的挑戰.剝奪了六部很大一部分權力.最後六部衙‘門’要麼無事可幹.要麼聽從總理衙‘門’調遣.變成皇權至總理衙‘門’.再到六部的格局.總理衙‘門’就像明朝的內閣制度.權力之大.變成皇權的掣肘.
鬧到最後慈禧太后出手.消減總理衙‘門’的權力.有一段時間恭親王擱挑子.稱病不朝.可是執行舊的體制.效果極差.朝廷政令不通.衙‘門’之間互相推諉.都做不了主.坐堂的滿人不會幹活.已經變成提線木偶.總理制度的優越‘性’立刻顯現出來.事必躬親的恭親王大清只有一個.其他親王沒這個能力.只會打太極.慈禧太后、同治皇帝只能對總理衙‘門’執行整頓.小修小改一些政策.又讓恭親王主持大局.這才讓朝堂煥發生機.
同治皇帝看著恭敬的恭親王.‘露’出欣賞之‘色’.可惜父子不睦.他的股肱之臣載澄.不受恭親王待見.子承父業在恭親王奕訢和載澄之間走不通.他安‘插’載澄進入總理衙‘門’的旨意被恭親王駁回了.可惜了才情雙絕的載澄.在同治皇帝心目中.發小載澄是最可靠的親信.比奴才李國樓還強一些.李國樓能辦的差事就讓載澄嘗試一遍.開口問道:“恭親王.不知載澄在新武堂怎樣.”
恭親王搖頭苦笑道:“皇上.你千萬不要被這小子糊‘弄’過去.臭小子哪在新武堂安心講課.他早就跑到天津租界玩去了.三天打魚二天曬網.一個月有五天在新武堂上課就了不得了.就這幅德行.還自詡是龐統.天下一天不管就會‘亂’.載澄哪能扛起國家重任.皇上還是養著吧.”
同治皇帝‘露’出嚮往之‘色’.租界那個‘花’‘花’世界.他還沒玩過.趕明溜到天津租界去.年輕人沒有定‘性’不是缺點.他就有這個‘毛’病.沒被恭親王的話‘激’起忿怒.反而笑道:“哦.這小子長進了嘛.恭親王你要多督促.朕就是在老師的督促下長進的.李國樓給朕一嚇唬.不是乖乖在大西北打仗了嘛.人嘛總有長進的空間.載澄若是考進士必進三鼎甲.你不用載澄.天下士子也會說你取士不公.”
聽見同治皇帝如此評價載澄.恭親王心裡暖洋洋的.兒子載澄聰慧過人.年輕人沒有定‘性’.喜歡感官的極致享受.但總會收心的.現在不用載澄.並不表示將來不用載澄.磨礪人心才能成大器.就像李國樓妻妾一大堆.生活糜爛不堪.還戴一頂綠帽子.豈不也成就一番事業.連左宗棠都誇獎李國樓是不可多得的治世能臣.兒子載澄和李國樓廝‘混’在一起.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載澄還是在天天向上.向好的一面發展.
恭親王心情愉悅的離開皇宮.和大英帝國之間的‘交’涉長著呢.沒有幾個月時間下不了結論.恭親王雖說人稱鬼子六.但能不出賣國家利益.還是不願向大英帝國服軟的.腦海裡在想李鴻章規劃的工業藍圖.大清何時能夠強盛起來.
恭親王裂開嘴在笑.最多破財消災.讓英國人收銀子去吧.早晚讓英國人吐出來.還要加倍奉還.總有一天大清海軍打到馬六甲海峽.把西方勢力驅逐出東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