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憑藉昏暗的燈光.李國樓看清楚地‘洞’裡的佈局.原來炸‘藥’要這麼堆放.身臨其境.才知道人的渺小.
“走吧.”劉宇看清佈局.不敢多耽擱.向旁邊看護的工兵點頭.表示敬意.
在碩大的地‘洞’裡呆了五分多鐘.油燈就熄滅了.地‘洞’裡空氣稀薄.不能長久點燃油燈.李國樓和手下五人.又轉身往回攀爬.
劉宇跟在李國樓屁股後面攀爬.對於李國樓只有敬佩之意.從來沒有長官會親身鑽狗‘洞’.這不是作秀.朝堂上沒有人會知道李國樓爬過地‘洞’.身臨上萬斤炸‘藥’旁邊.看似短短的五分鐘.需要忍受死亡的氛圍.在戰場上學習打仗.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像翁同龢那樣在新武堂掛一個校長頭銜.不知兵的人卻成為軍機大臣.李國樓才有資格成為新一代的軍事領袖.親臨犯險之後.李國樓的能力得到所有人肯定.
戰爭對大家來講是一件陌生的事.但李國樓竟然把紙上談兵的新武堂變成真實的戰場演練.經過這一次大西北之行.劉宇和新武堂的校官、學生一樣.在戰爭中學習打仗.感覺成長了.他們已經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兵.
“刺‘激’.爽.”李國樓爬出地‘洞’第一句話.就博得眾人的好感.他沒有拍打身上的塵土.而是習慣‘性’的掏出懷錶.看一下時間.漫長的黑夜即將過去.董志原新的一天迎來曙光.
竹筐裡都是白膜.碩大的鐵鍋裡還有熱氣騰騰的‘肉’湯.炊事員把可口的早餐.拎到了前沿.躲在戰壕裡的戰士啃著白膜.喝著熱湯.懷揣著長槍.等待衝鋒號響起的那一刻.按照軍事條令.戰士們一言不發.在沉默中等待爆發的那一刻.
在漫長的工事裡.還有五輛巨大的雲梯.攀登高大城牆.不僅需要竹梯.還需要雲梯.這是攻城戰必須的登城武器.
宋朝官修的軍事著作《武經總要·攻城法》記載:“雲梯以大木為‘床’.下施六輪.上立二梯.各長丈餘.中施轉軸.四面以生牛皮為遮蔽.內以人推進.及城則起飛梯於雲梯之上.”
雲梯採用了中間以轉軸聯接的摺疊式結構.並在梯底部增添了防護設施.此外.上城梯(副梯)也出現了多種形式:有“飛梯”.長二三丈.首貫雙輪.‘欲’蟻附則以輪著城推進;有“竹飛梯”.用獨竿大竹.兩旁施腳澀以登;有“躡頭飛梯”為兩層.上層用獨竿竹.中施轉軸以起梯.竿首貫雙輪.取其附城易起.這些改進.一方面進一步降低了主梯在接敵前的高度.增加雲梯車運動的穩定‘性’.並減少遭受守軍破壞的可能;另一方面.又配備了可適應多種複雜條件的上城梯.使登城接敵運動簡便迅速.
攻城戰非常繁瑣.要考慮許多突發情況.這炸‘藥’雖然已經埋好.但萬一城牆沒有被炸得垮塌.戰士們還是要爬城頭.另外需要把銅炮、榴彈炮、臼炮拖上城頭.竹梯承受不了大炮這麼重的分量.把大炮先拖上雲梯.再用軲轆吊上城頭.距離就縮短了.只要穩固城頭上的工事.居高臨下之後.接下來的巷戰就立於不敗之地.
徐佔彪帶領一班將官來到東面的地‘洞’口.北風吹拂.一座座連綿不絕的黃土高坡上‘插’著大清的雪山獅子旗.清朗的黎明帶給人希望.如果說軍人不相信鬼神.那就錯了.一座關公的貢臺就擺在眾將官面前.徐佔彪帶領眾將官三跪九叩.唸唸有詞.一絲不苟的上香禱告.關公不僅是忠勇的化身.在大清朝.關公已經是戰神的象徵.而且是戰無不勝的戰神.
徐佔彪接過一個關帝靈籤的竹筒.裡面有竹籤一百根.雙手捧著竹筒.不停的抖動.嘴裡唸唸有詞:“關帝爺保佑大清.此戰必勝.”
“啪”的一聲.一根竹籤掉在黃土地上.徐佔彪俯身撿起竹籤.微眯眼皮.朗聲道:“七一簽、中平、辛甲、武還鄉.蘇武還漢籤.文:喜鵲簷前報好音.知君千里‘欲’歸心;繡幃重結鴛鴦帶.葉落凋暮寒‘色’侵.”
眾人尚在‘摸’不著頭腦.有些人還在哀嘆.怎麼是中平籤呢.理應上上大吉籤才對.
李國樓喜上眉梢.揚聲道:“好籤啊好籤.這是關帝爺告訴我們.董志原要回歸祖國懷抱了.蘇武歷盡千辛萬苦才回到大漢.我們也是久經磨難才會修成正果.以後諸位都是賢良寺的忠臣啊.”
“哈哈哈哈.不愧為探‘花’郎.解籤的水平堪比蘇東坡.是這個理.”徐佔彪認同李國樓的說法.高高興興的把竹籤放回竹筒裡.心裡對李國樓說法萬分認同.哪有什麼上上籤.敵人又不是死人.總要死傷幾百號人.荔家堡至少有三四千守敵.只要這次戰鬥.清軍死傷不超過千人.就算大勝了.
眾將官皆為歎服.文官的嘴皮子就是利索.一支中平簽到了李國樓嘴邊立刻變成好事一樁.反正就是求一個心安理得.這次給關帝爺上香值了.
大清軍隊要求不高.萬事順利.旗開得勝.馬到成功.第一響一定要完美.徐佔彪用一根燃燒的香.親自點燃引信.嘶嘶冒著火星的引信迅速躥入地‘洞’.期盼城頭地動山搖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射’向荔家堡.
承載著大清復興的希望.盼望祖國早日統一.關帝會一如既往的幫助大清嗎.李國樓只感覺到腳底下.地動山搖的晃動.老天爺發怒了.關帝爺發威了.戰神關公永遠輔助大清.